123读书>军事历史>西夏风云>第061章 壮士西奔
道:“我跟你去。”

姚宗嗣为难地摇摇头:“去不得,投奔西夏可是叛国投敌呀!”

半夜里,张崇贤和吴忠德悄悄起身,无声地对还在梦乡的姚宗嗣一抱拳,轻轻推开房门,踏出客栈。

姚宗嗣清晨起来,不见二人,知道二人真的去投西夏了,急急忙忙来到安抚使府衙。

“报大人,张崇贤和吴忠德投西夏去了。”

“他二人投西夏去了?”

“是大人。”

韩琦一听张崇贤和吴忠德投奔西夏去了,却面无表情:“投去吧。”

姚宗嗣焦急地道:“大人,他二人满腹经纶,有经天纬地之才,若为李元昊所用,必成为我大宋朝之患。”

韩琦不屑地看看姚宗嗣:“每年都有不计其数的人跑到西夏,未见谁人有范蠡诸葛之才,可一柱擎天。”

“大人,不要忘了昔魏相公叔座荐卫鞅于惠王时言:‘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不令出境。’的典故吗?”姚宗嗣急得大汗顺着帽子往下淌,“大人,张崇贤和吴忠德二人不比他人,若不将二人追回,悔之晚矣!”

韩琦见姚宗嗣急得汗都下来了,便道:“好吧,本府就听先生之言,派人去追。”

天已经亮了,旭日东升,满天云霞。

一队宋军骑兵信马由缰地追了一程,不见张崇贤和吴忠德的身影,便回衙复命了。

“完了,完了。”姚宗嗣长叹一声,对韩琦作了一揖,无奈地转身走了。

“请先生留步。”韩琦叫回姚宗嗣,“本府看先生忠心朝廷,就留在府衙做个幕僚吧。”

姚宗嗣深施一礼,“谢大人。”

张崇贤和吴忠德料定韩琦一定会派人来追赶,出了泾州就钻进了山林里。越岭爬山,走了一程,估计出了泾州地界,二人钻出山林,走上驿道。朝行夜宿,顶风冒雨,二人来到萧关。

东函谷、南崤武、西散关、北萧关,为关中四大关隘。北萧关亦称汉萧关(注),在六盘山山口依险而建,战国秦长城由西而东,越过萧关古道。此地山势险峻,山间溪水汩汩流入泾水。萧关自古以来就是重要关隘,扼守泾水川进入关中的通道。

二人望着颓败荒凉的雄关,遥想昔日秦汉帝王出巡,汉唐文人墨客出塞时的盛况,也想到胡笳羌笛、沙场点兵,夺关血战、白骨累累的情景,黯然神伤,感慨万分。

张崇贤情不自禁地慷慨吟诵起来:“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吴忠德受到感染,吟起唐代女诗人陈玉兰的《寄夫》诗。

张崇贤看着他:“想当年王维奉命赴河西节度使府慰问将士,途径萧关所作这首诗时,萧关如铜墙铁壁,而今断壁残垣,时过境迁,真是沧海桑田。”

“是啊,难怪王昌龄有‘秦时明月汉时关’之慨。”吴忠德深深地点了一下头,“萧关留下古今多少事,陈玉兰夫君戍守萧关,引发思夫之情。你我二人自此西去,不知家中高堂如何?”

张崇贤道:“大丈夫四海为家,忠孝不能两全。”

吴忠德握住他的手,“对,男儿志在四方。”

张崇贤和吴忠德离开汉萧关,顺着古老的驿道向北而去,路上行人稀少。不几日,来到宋萧关。此萧关非彼萧关,此萧关乃是宋朝为防御西夏,在汉萧关之北二百里的兜岭修筑,仍以萧关为名。此关有宋军驻守,关前驿道两边形成一个不大的村落,居住的大都是长期戍守的官兵家眷。驿道两边有四五家客栈和商铺,还有一家马掌铺。街上行人来往,才显得雄关有些生活气息。也有人通关入关,宋军盘查严厉,只有出示通关文牒才能出入。

二人站在不远处,望着关口,傻眼了。

注萧关:汉萧关,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


状态提示:第061章 壮士西奔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