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军事历史>晋颜血>第一三四章 种硝
来临前刮扫即可。

第三种是种硝,即在崖边和岩洞等不易被雨水冲洗到的地面挖坑,视硝土厚度成色决定硝坑大小,能挖大尽量大,将坑壁、坑底夯实如像镜子一样的光滑,泥土必须夯得异常紧密,然后在硝坑的正下方挖一个蓄水的小坑,同样夯实,再于硝坑的底部钻一个洞,将洞通到蓄水池中。

洞不能太大,否则会影响到流出的硝水浓度。

当前面的步骤完成之后,于硝坑底部垫上木头,形成一个空间,并铺上厚厚的稻杆或麦杆,把即将倒入坑中的硝土与坑底隔开。

接下来是挖硝土,硝土味道分为酸甜苦辣四种,辣为最佳,其次是苦,再次是甜和酸,把硝土倒入坑里,边倒边踩,用木杵将倒下去的硝土夯实。

再接着是倒水,水必须是洞里的死水,因为偏于碱性,一挑一挑的水往下倒,漏完一挑倒一挑,通常需三天,一个大硝坑可装五万石硝土,漏下的硝水则有八万石。

刚流出来的硝水味如牛尿,再如猫尿,最次是人尿的味道,而硝水尚须熬煮,析出黄色的硝酸铵晶体,可这只是半成品,还需要加水,加木灰搅拌,混合均匀,滤除杂质,再次熬煮到白色晶体出现,纯净的硝酸铵就出来了。

一般来说,出硝率约为三分之一,也就是八万石的硝水,能得到两万七千石左右的硝酸铵,按一石22公斤计算,一个硝坑可得硝酸铵580到590吨之间!


状态提示:第一三四章 种硝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