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军事历史>晋颜血>第五一零章 大封陶氏
了各地的叛乱,可即便如此,仍有诸多士人不服,承受政治高压,嵇康便死于那一时期,玄学也由此逐渐取代了儒学。

要是杨彦走司马氏的道路,会更加艰难和曲折,倒不如索性与司马家脱离关系,一了百了,以征服者的姿态君临江东,会省了很多麻烦。

这倒是让人理解了杨彦为何会调陶侃入都,毕竟剔除杨彦,江东能与王敦力敌的只有陶侃了,这形同于杨彦短期内不会干涉江东事务,江东若是能及时整合的话,未必没有一战之力,从这个角度来看,陶侃入都好象不是坏事,只要陶侃敢来,就形同于站在了王敦的对立面,而各家士族也有信心压制陶侃,诱其手下精兵为己所用。

很多想通了这个问题之后,就不再吱声了。

“命陶瞻入都,任中领军将军,丹阳尹!”

”进陶夏鹰扬将军,广陵太守!“

”进陶琦安南将军,广州刺史!“

……

哪怕各士族公卿已经默许了陶侃入都执政,但朝庭对陶氏的加封仍令人膛目结舌,陶侃诸子几乎皆有封赏,这让人毫不怀疑,如果陶氏能挺过这一波,会于倾刻间膨胀为一席卷大晋的庞然大物,不过倒是没有太多人担心,陶侃的根脚连杨彦都不如,走五行相生的代晋道路,会比杨彦更加艰难。

而且陶侃克晋也几无可能,这就是根基的问题,杨彦占了中原,有收服故土,驱逐胡虏的大义,立国名正言顺,而陶侃要立国,难道立在交广等蛮荒地带?

因此陶侃最终的出路,只能是各大士族手里的一把尖刀。

在册封了陶氏之后,杨彦没有多留,他已经表明了自己是外国君主的身份,干涉晋室说不过去,在各家士族承诺,联手凑出一支近万人的宫中宿卫之后,便带着人马退出了宫城,徐徐驰向城东。

沈充原有两万五千军,加王应的五千石头城守军,在攻打杨府中,陆陆续续被灭了近一万,之后停止攻打,改为围困,又增加了些兵力,恢复到了三万左右。

这时得到杨彦领万余轻骑赶来的消息,顿时大惊失色,虽有苏氏的宫中宿卫近五千及时加入,兵力膨胀到三万五,却仍是不敢大意,一方面加强对杨府的工事围困,以防里应外合,另一方面则紧急调运大车至外围,防止被骑兵突击,全军都在忙碌着。

“来了!”

突然,苏孝向着东篱门的方向猛的一指。

/book_82722/31034740.l


状态提示:第五一零章 大封陶氏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