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穿越重生>楚臣>第四百五十九章 山川
种迹象都表明杨元渥年前就应该驾崩,仅仅一切皆在安宁宫的控制之下秘不发葬——就安宁宫而言,也担心杨元渥登位才一年就驾崩,会严重挫创守军的士气。

韩谦离开金陵之后,袁国维、姜获都不能违背杨元溥的意志,先是将缙云楼原属韩谦嫡系的那一部分人排斥在外,这使得缙云楼潜伏于金陵城内的力量受到极大的削弱。

杨恩出城见杨元溥这事,到底还是露出蛛丝马迹,在杨恩回城时便被职方司缉拿入牢。

即便杨恩承受住严刑挎打,并没有交代朝堂里有谁心存异念、与城外兵马勾结,但在安宁宫的高压之下,随手处死几个有疑点的将吏,也没有人再敢轻举妄动。

杨元溥他们意图通过里应外合攻陷金陵城的计划也随之破产。

这使得总

攻金陵城一战,彻彻底底演变成一场血腥之战,敌我双方的伤亡都比较惨重。

从元月中旬到二月初,双方就伤亡近四万将卒,甚至进攻方的伤亡还要略显惨重一些。

不过,问题在于不要说城内平民忍饥挨饿了,军队物资粮秣越来越紧缺,南衙禁军即便能从城内强抓丁壮上墙参与防御,士气也是越打越弱。

相比较而言,围城兵马有着充足的补给,也源源不断有争军功的新卒补充进来,终于在二月中旬之前全线攻陷外城垣,将攻城战械推进到内城墙之前。

这便是大势,是阴谋诡计都难以逆转、如滚滚车轮辗压一切的大势。

更何况杨元溥麾下一干将吏,虽然大多数人藏着自己的小算盘,但这些人在当世都要算一时之选,也都明白他们所期待的一切,都要等攻陷金陵城才能兑现。

故而伤亡再惨重,只要没有出现蠢不可及的败招,围城兵马是越打越强。

而无论是主动也好,被胁裹也好,以及城内的原住民,都主要聚集在金陵内城墙与外城垣之间的区域内。

虽然难以避免有成千上万的人饿死,虽然二三十万人忍饥挨饿这么久,都骨瘦如柴,但绝大多数人到底还是坚持到最后。

到这一步,安宁宫的大势算是彻底已去,哪怕杨元溥是运粮救济这二三十万人,从里面征选精壮当炮灰参与攻城,也能将守军最后一点力量耗尽。

徐惠见大势不可违,这时候最终决定胁裹满朝文武及家小渡江北逃。

镇远侯杨涧并非自刎而死,实是死于晚红楼的刺杀。

晚红楼在刺杀杨涧之前,千方百计的想着去拉拢杨涧,但杨涧除了妻儿老少受安宁宫控制外,在池州一战便下力气与五牙军水师大打出手,双方结仇不浅,哪里肯降?

晚红楼便起用很早就埋伏在杨涧身边、早年因为才艺双绝被杨涧纳为姜室的一名密谍,又通过收买负责监管杨涧妻小的职方司小吏,将毒丸交给那名密谍手里,想着将毒死杨涧的妻儿老少后嫁祸于安宁宫,迫使杨涧不得不率楼船军投附岳阳。

只要是人,便会有感情,这也是潜伏多年的密谍最难控制的关键所在。

嫁给杨涧的这名妾室,虽说是晚红楼精心培养多年的弟子,但给杨涧生儿育女,对杨涧已生有感情不说,更不愿意亲手毒死她与杨涧所生两名尚成年的子女,在挣扎许久之后自吞毒丸而死。

见事情败露,晚红楼遣人胁迫早有意投岳阳但在等杨涧反应的楼船军都将范祥,在杨涧视军时进行刺杀。

不要说李普、姚惜水了,岳阳众人也绝不愿看到这里面真正的内幕公布于众,对外只能宣称杨涧自刎身亡,但楼船军的其他几名都将却气愤范祥的背叛及杨涧的惨死,则都更坚定的追随安宁宫,使得金陵水战更加的惨烈。

这一仗楼船军可以说是元气大伤,但五牙军水师及范祥所部将卒死伤也是近半,大约有超过七成的水军战船被摧毁。

由于金陵城外围的造船场都被摧毁,也使得岳阳兵马暂时没有渡江追剿安宁宫及寿州军残孽的余力。

这一仗除了双方水军将卒总计死伤三万余人外,大量朝廷大臣被胁裹渡江的家小、奴婢以及宫里的宦臣、宫女、金陵城里的官奴婢及家小,差不多有十三四万人,除了嫡系亲眷能坐水军的战船,绝大多数人因为只有临时征用的小船可乘。

激战时,这些小船一是没有受到水师战船的严格保护,二是经受不过江浪的冲击,倾覆的大小船舶上成百千计,溺死者不计其数。

落水者里游回南岸的人,就有六七千之多。

杨元溥相比较其父杨密要好一点,扣押这六千多人,将确属安宁宫及徐氏嫡系的那些人作为战俘关押起来,其他人则在继位登基时进行特赦。

押送杨恩的船也在江中翻覆,但职方司负责看押杨恩的一名主事感念杨恩的忠义,在湍急的江流里护送杨恩游回南岸,护送杨恩回金陵城。

然而不管怎么说,杨元溥也算是顺利的夺下金陵城,赶在三月初旬在金陵继位登基,分封群臣。

封韩谦为黔阳侯的诏书,也是由张平的弟子安吉祥第一时间出金陵城,于三月二十五日送入辰中城,交到韩谦的手里。

韩谦将金陵城里最新的变化说给郭荣知晓。

“沈漾受疑,为避嫌到广德府任知府事,离开中枢,怎么下个月就要重回金陵出任侍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执掌宰相的权柄来?”听韩谦说了这么多,有关沈漾最后的受封、任职,郭荣还颇为疑惑不解。

一方面他觉得以沈漾的秉


状态提示:第四百五十九章 山川--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