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仙侠修真>一名隐士的前半生>第四百二十六章 男性弱势论

基本上,这个社会,男性在总体上还是比女性享受了更多的东西。但从相对优势来说,男性地位优势,就没有以前那么明显。所以,有人居然觉得,此时,男性开始弱势了。

原因嘛,大家也认同,就是知识经济时代,男性在重体力时代带来的职业优势,已经开始丧失。附着在农业社会的宗法姓氏制度,也必将随着中国工业化的普及,而变得无足轻重。

有个60后女性,在网上无意识中提及,她生的一个姑娘,已经出嫁了,现在家里只剩下她和老公两人,显得得孤单,要是有个儿子就好了。这个观念,在她老公身上体现得更明显。

大家笑她保守,告诉她,在重庆,哪个儿媳妇愿意跟婆婆住一屋呢?事实上,今天的重庆,大多数家庭,是女的当家,男性在家庭中的地位,是不行的。这其实不算什么,因为男主外女主内,家里的事,自古以来,大多是女的说了算。

但今天,男主外的地位也受到侵蚀,女性在职业道路上的成功,让男性的优势少掉了一个主要领域。当女性经济独立后,地位独立,婚姻自由,就成了她们的追求。而附着在家庭家族以及宗法上的婚姻价值,已经开始被现代社会所稀释。

她老公最担心的,是自己的姓氏无法传递下去。本来,很多人都借用一个段子来笑话这个观点:你家是有皇位要继承吗?即使有,英国女王不照样继承?

这只是个笑话,并说服不了她老公。我在网上用另一个方式来劝说。中国历代以来,能够保留下姓氏的家族,其实是非常稀有的。

为什么?因为中国历史上,三十年一次的灾荒,五十年一次的内乱,平均两百年一次的国家政权更迭,会造成大多数人的死亡,大多数家庭的姓氏,其实都是无法传递下去的。

一个佐证,就是家谱。你会发现,几乎所有姓氏的家谱,追溯到古老祖先时,都是远古时期几个大的帝王和名门之后,排除有人附庸风雅的攀附外,有据可考的家族姓氏,传到今天的,大多与西周以前的国王及豪门有关。

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呢?第一,平民最多娶一两个妻子,最多生六七个孩子,男孩子大不了几个,经过几百年的战乱和灾害,后代能够剩下的几率是罕见的。而贫民,基本没有能力娶妻,或者没有能力养育孩子,即使作为大户人家的附庸,孩子也跟别人姓,根本没有传承的机会。

最牛的帝王和豪门,可以有几十个妻子甚至上百个儿子,他们被分封到全国各地,南方乱了北方还剩下几个,总之,鸡蛋在多个篮子里,才保证了存活率。所以,到今天留下来的,大多是这种情况。

况且,你的祖先也不一定姓这个姓,因为好多人改姓,好多奴隶跟主人姓,好多臣子被赐姓等,血统早就不纯正了,你还纠结于那个姓氏,有什么生理学的意义呢?

我是从文化上说的。此刻群中,有一名女性的医生,久不发言的那种,突然跳出来,说到:即便从生理和血缘关系上来讲,同姓也并不意味着什么。

大家问这是什么意思,她给了一个惊人的答案。好多人,尤其是男人,一生都不知道,他在给别人养着孩子。这事女性知道,男人不知道。在这个事情上,男性真的是弱势群体。

原来,她是搞基因亲子鉴定的,以下是她的叙述。

在我看来,即便在亲子鉴定这样已经应用超过二十年、最基础的dna技术领域,依旧充满了男性古老的、动物性的恐惧与虚弱,情形之复杂“甚至不是科技面对lún_lǐ,是科技面对人性”——人性经不起检验,检验工具却已就绪,我们做好它进入我们日常生活的准备了吗?

我们单位专门做dna的有10个鉴定人。来的样本有可能是血痕,不方便提血痕可能提的口腔拭子,或者拔的头发。(带来的有)指甲、牙刷、烟蒂,还有yīn_máo,拔下来的yīn_máo。我们这儿总有小孩的哭声。爸爸一般都会骗他,比如说我们取血做个化验,看看你是不是对什么东西过敏啊。

3000例那年排除概率是28。(即有28的比例不是自己的孩子)

在鉴定中我想不搀杂个人感情,但是实际上已经搀杂进去了。有一个案子,母亲怀孕了,不确定这个孩子是丈夫还是别人的,抽羊水做鉴定,做出来这孩子就是她丈夫的。但她心里会有强迫症,要再去抽羊水,她做了3次。直到生她还会纠结,还会问你。我们碰到过三四个这样的委托人。

所以需要我们有一些非常人的理解方式。我碰到一个最长的,一个人从怀孕4个月到孩子出生几个月,几乎每天一个电话打到我们咨询那儿,几乎每周给我一个微博私信或一个短信,持续了快一年。

可以理解她觉得很愧疚,她心里有愧疚。刚好孕期很多人都不上班,就更加有助于她胡思乱想。她除了我,不能跟任何人说,但是她不说,有可能会把她弄疯掉。其实我完全可以拒绝。但是我觉得这样的人已经没有别的路可走了,为什么不帮她一下呢。

男人面对自己孩子的时候变得越来越弱势。妈妈一定知道这孩子是我自己生的。但父亲在这个过程里只是一个旁观者。我开过这样的玩笑,很有用:我跟这个父亲说,这孩子肯定不是你的,你看这孩子跟你一点都不像。说一次他不介意,说两次他不介意,说上十次八次他就介意了。

反复来做鉴定的男性很多


状态提示:第四百二十六章 男性弱势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