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都市现代>奶爸的田园生活>第五百五十七章 历史文化的流失
,很少有人看过真正的绿孔雀。”

为什么?还不是因为数量稀少了呗。

即使是国宝大熊猫,只要去到大一些的城市公园里,基本上都能见到其身影。而想见真正的绿孔雀,何其难。

中国作为绿孔雀原产国之一,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野生种群日渐稀少,人工繁育混血严重外,还有一个非常令人无奈的情况:大多数中国人不识绿孔雀!

严老教授拿出自己的手机,里面保存着一些图片,他拿给江予桐看,说道:“你看,这是以前90年代的语文课本里的插图,《骄傲的孔雀》,你看出问题来了没有?”

江予桐拿过手机一看,讷讷的说道:“这……也是蓝孔雀。”

这也是印度神鸟蓝孔雀,而不是咱们自己的绿孔雀。

要不是先前才对比看过绿孔雀和蓝孔雀,她哪里能看出问题来?插图里,孔雀的脖子是蓝色的,头顶的翎毛是散开的,而不像绿孔雀那样。

也就是说,就连90年代的语文课本上,也只有蓝孔雀,而没有绿孔雀。甚至还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基本上,“孔雀”的形象很多已经被蓝孔雀取代。世人只知有蓝孔雀,而不知绿孔雀。

明明绿孔雀才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原生物种、属于我们华夏大地的神鸟啊!

严老教授很痛心,他认为这都是我们历史传统文化中,令人痛心的流失和错误!

很多人分不清蓝孔雀和绿孔雀,导致了对这一物种的认知度降低,也没有真正的了解到这种物种濒危的程度。

多年前,国内很多动物园引进孔雀的时候,就算有绿孔雀,很多已经并非真正的绿孔雀,大多已有杂交现象,混养现象确实是存在的,在那些年,人们对孔雀物种保护意识并不是很强烈。

就算目前,大部分公众还是不了解绿孔雀的生存状况,也分不清蓝孔雀、绿孔雀。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孔雀就是孔雀,似乎没什么区别,比如有些人做了一个绿色植物的孔雀造型景观,虽然是绿色为主,但造型其实是蓝孔雀的。

而没有人发觉这有什么不对,根本没人认识。

现在的国内各大动物园,基本上没有真正的绿孔雀,大多是蓝孔雀;即使有,多数也只是有蓝孔雀和绿孔雀杂交繁殖的孔雀,这种孔雀外貌上带有蓝孔雀和绿孔雀的一些特征。

有些动物园倒是想出了一些笨办法,将蓝孔雀和绿孔雀共同圈养在一起,虽然会加强观赏效果,但是杂交会加快这种珍稀物种的退化脚步。

严老教授不无哀叹道:“这些蓝绿杂交的混血孔雀,着实玷污了绿孔雀高贵的血脉啊!”

语气虽然酸了点,但是那种尊崇自家尊贵绿孔雀的心思,却是一览无余,让人动容。

江予桐也被他打动了,问道:“严老,那您说,我们现在还能做些什么呢?”

面对全国总数不到二百只的绿孔雀,而大多数人还根本不知道现在看到的孔雀,跟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孔雀根本就不是一回事,这确实让人痛心。

电脑屏幕里,那一对绿孔雀翩翩起舞的视频正在无限循环式的播放着,它们那美妙的身姿,现在看来,更是稀缺中的珍稀。

这一对孔雀,要怎么处理呢?放回滇省?孔雀的故乡,似乎一直默认在那里。

严老教授赶紧摆手拒绝:“千万别,那里的绿孔雀都已经难以为继了,放过去等着被乱七八糟的蓝孔雀混血后代,稀释血脉吗?”

他希望,这对绿孔雀能就在这里生活下来,能让更多人看到,从历史文化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绿孔雀,到底是什么样的。

不要再提什么孔雀王朝了。


状态提示:第五百五十七章 历史文化的流失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