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都市现代>重来1976>第三十七章 再见了,地震棚

白宗的学生生活只剩下最后一年,老师和学生心早散了。

所以,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没人管。

但白客却得天天上学啊。

好在白客是好学生,冷不丁请半天假,老师也不觉得奇怪。

早上,白宗和白客哥俩都睡了个大懒觉起来,然后蹬着车子去远洋渔业。

远洋渔业虽然是个很大的企业,但他们的办公楼很小。

就是一个两层的小楼。

因为他们这种公司是出海捕捞的,大多数人都漂在海上。

办公人员只占极少一部分。

白宗和白客哥俩刚在传达室驻足片刻,曲股长就下来接他们了。

领他们来到行政股。

基建这种事,归行政股的一个副股长管。

刚走进行政股,曲股长跟那个副股长嘀咕了几句后,白客突然就感觉不妙了。

因为他看到曲股长神色变得凝重起来。

果然,回来后,曲股长叫白宗和白客出去说话。

来到大楼外面,曲股长叹息:“让你们哥俩白跑了一趟。”

白客顿时知道:没戏了,完蛋了。

然后脑子里极力搜索着前世记忆,想想这一年年底全县还有哪些其它建筑。

白宗却有些不甘心:“能不能再想想办法……”

曲股长把情况说了一遍。

说来也是不凑巧。

昨天,远洋渔业的副厂长找到副股长,也想插手这桩大工程。

因为副厂长的某个亲戚是园艺村建筑队的,副厂长想把这活儿包给他的亲戚干。

虽然曲股长的面子并不比副厂长小,但先到先得嘛。

白客很快反应过来,连忙向曲股长鞠躬:“没事儿,叔叔您费心了,让我哥哥再找别的项目吧。”

哥俩转身要走,曲股长却叫住了他们。

“还有一个工程,你们可以去跑跑看。”

白宗顿时欣喜万分:“哪里的工程?”

“文化馆的。馆长是我的老同学。他们刚拿到财政拨款,准备盖一座新剧场。规模有两个老电影院那么大。”

眼下,小县城里只有一家电影院,被称作老电影院。

它是日伪时期修建的,只能容纳两三百名观众。

而这个新剧场,白客也知道,它确实很大,不仅能放电影,还能开会、搞活动,搞演出什么的。

不过,它是78年开建的,难道这一世提前了?

“虽然这个工程要春节后才开工……”曲股长替白客说出了疑虑。

“可我建议你们说服你们建筑队那些人。这个工程要是拿下了,你们就闯出牌子了,以后恐怕得别人上门找你们干活儿了。”

白客一想,也对啊。

这新剧场虽然比远洋渔业的规模小一些,而且工期会比较长。

但一直到80年代中期,它都是小县城里的几个地标建筑之一。

东山建筑队要是拿下了它,以后揽活儿就有话语权了。

白客连忙再次向曲股长鞠躬致谢,白宗知道弟弟总是英明的,所以也跟着点头哈腰。

曲股长挺高兴:“既然你们觉得行,我会极力帮你们引荐的。”

回到白家小院的施工现场,白宗和白客哥俩费了好一番口舌才把那几个建筑工说通。

换谁也想不通啊,本以为结束了这边以及动物园的活儿,紧接着就可以干一桩大活儿了。

没想到却要等到春节之后了。

不过,白客把闯牌子的事儿跟他们一分析,他们也觉得有道理,更何况没有白客帮忙,他们还揽不到这么大的活儿呢,所以只能认了。

几天之后,曲股长领着哥俩来拜访他的老同学,文化馆的馆长。

从那天曲股长叫住他们哥俩,白客就大概猜出,这个活儿应该是十拿九稳的,只不过曲股长吃了上一次的亏,这一次不敢说死而已。

老同学见面寒暄几句,立刻开门见山,说起工程的事儿。

馆长一听说是东山建筑队,连连点头:“好!我们这个建筑是以石头为主体,正好你们东山出石头,材料和人工都交给你们了。”

白客暗地里算下账,不由得惊喜万分。

本以为修新剧场会比远洋渔业家属楼赚钱少,但远洋渔业完全用红砖水泥修建,东山建筑队只能赚点施工费。

而新剧场是用石头建造的,光材料这一块儿东山建筑队就可以赚上一大笔,更何况还有施工费。

所以总体算起来,赚的钱比远洋渔业家属楼只多不少。

项目搞定了,曲股长也格外轻松,又跟老同学东拉西扯好一会儿,这才领着哥俩起身告辞。

天气刚凉下来的时候,白家的大宅院终于全部完工了,再晾几天就可以搬进去了。

对于住了小半年儿的地震棚,白客还真有点舍不得呢。

这其实跟上一世的情形是一模一样的。

上一世,全家人也是这个时候离开地震棚的,不过并不是搬到自己房子里,而是在园艺公社借了套农民房子。

帮父母换了工作,又鼓动父母自建了房子,这两件大事白客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做到了。

这令他无比自豪,也更加相信自己有能力逆天改命了。

即将搬进新家,全家人都难掩喜色,但白策似乎有比搬家更高兴的事儿。

吃了几口饭,秦咏梅又开始用她的公安眼睛相面。

“哼!你们这老的小的,真不愧是爷俩儿。”

白客撇嘴:“又怎么了?”

“前几天你偷着笑,现在轮到你爹了。”

状态提示:第三十七章 再见了,地震棚--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