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军事历史>温水煮大明>三十、县试

王枫手中卷封上有座位号,甲午。这是按照天干地支排布,但是看惯了阿拉伯数字的朱王枫对此还是茫然的很,幸好有小吏引起了座位,不然找座都是一件麻烦事。

场内设了十排简易座位,一张长桌,一张椅子,仅此而已。

但这已经算是条件好的。最惨的边远州县,连最起码的桌椅都没有,需要考生自备。可参加考试的还有很多来自乡村的考生,这时候也没有四通八达的马路,不少人要翻山越岭来县城考试,扛条板凳也就罢了,自带桌子是万万不可能的。所以他们到县城之后,非得各展神通,想尽办法去借一套。可小小的县城里哪有那么多桌椅?借不到的只好退而求其次,借块门板或者切菜板,甚至是棺材板、木头墩什么的,再整几块砖头拿着进场。到时候把砖头分成两摞,一摞搁案板,一摞搁屁股,然后就这么趴在上面答卷,若是不幸赶上刚下过雨,脚腕都能陷进泥里去……真是一次很特别的体验啊。

王枫坐在座位上,将笔墨纸砚一一摆好,然后才打开试卷。

一共是十一页,第一页是封面,县考没那么严格,考生情况就直接写在封面上,并没有采用‘糊名’、更不必‘誊写’。王枫看到封面上有个号戳,戳上写着‘县考甲午号牌’,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写道:‘王枫,年十二岁。偏瘦略矮,面白无须,容貌甚佳。民籍。以及曾祖祖父以和父亲名字。认保人李庆才。’

打开后封面,另外十页才是答题的地方,每页十四竖行,每行十八个红格,一个格写一个字。此外还有几页草稿纸。

只是却并没有看到试题题目,飞有些疑惑,正要举手示意询问考官,却看到有数位衙役用牌灯巡行场内,两位衙役并力高举一个大木板子巡回展示,本场考试题目正是贴在了这张大木板上。

原来如此,王枫恍然大悟。

木板上第一行是一篇时文的题目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义。’

按说大明朝只重时文,标准都是考两篇八股文的,但县府一级的考试自由度大,县令是可以出一试贴诗代替时文的。

试题一出,原本鸦雀无声的考场中,却出一阵无法抑制的倒抽冷气声。县令便看到许多学生面色煞白、如丧考妣,显然是被自己出的题目骇到了,不由微微的得意一笑……

县试虽是大明朝最初级的考试,但因由知县命题,且自主性很大,所以也是最不靠谱的考试……有的县令很懒,随便从经书上找句话应付,有时甚至与考生平时背诵的程文完全相同。因为法律并没规定不许‘剿袭’,所以正好背过那篇的考生,只需将其默写下来既可,而且哪个考官也不敢不取——要知道不是谁作一篇都可以称为‘程文程墨’的,那都是时文大家、历代翰林所作,你敢说个‘孬’字吗?

取是取了,也不犯法。可对出题人来说,却是十分丢人的……国家为选材计,花了这么大人力物力举行考试,你就出了这么个程文满天飞的题目,能考出什么东西来?

实际上这也是难以避免的,作为题库的四书五经就那么几万字,全国一级级那么多考试,都要从其中出题,除了那些犯讳的话之外,哪一句没有用过?

国初还好说些,毕竟刚刚开始,题目不多,只要去书店买全套程文回来,翻一翻目录,就能做到不重样。

但到了前代正德年间,出题官便开始窘迫了……因为历年程文积压太多,他们买不起。

实际上就算不差钱,也不可能买全了。

但活人不能让尿憋死,于是有位被逼急了的老兄,便将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句子中各提取一半,组成一个没人见过的新句子出题,美其名曰‘截搭题’。要知道排列组合是无穷尽的,所以立刻开创了一片新天地。到了嘉靖中叶后,朝廷干脆承认了这种搞法,颁布法令曰:‘正考必出大题,预考可出小题。’乡试以上称为正考,以下则是预考。所谓大题便是形式与文意完整的句子,小题就是截搭题。

即使没做过八股文的也能看出来,小题因为割裂经文,牛头鹿身,在士子看来,往往题意难明,题情难得,在破题时但有毫之差,写出来的文章便去了千里之外,所以时人皆认为‘小题难于大题’。

现在李县令所出的,便是一道截搭题,而且是变态的‘书’、‘经’混搭,无怪乎大部分考生一看题就想回家。但也有几个例外的,比如说坐在四排的哪位少年,微微沉吟片刻后,便面露微笑,开始提笔在稿纸上疾书,显然已经成功破题疯狂角色。比如说坐在八排的李斐,经过一番苦思冥想,也已经开始面色凝重的提笔书写。还有几个年纪大些的童生也6续解题完毕,开始构思文章。

这时文,虽然王枫未曾破过题,但也很快构思成熟,若是写起来根本不费什么时间,所以也不急于一时。王枫将题目用小楷工整的抄在草稿纸上,就开始看本场考试的最后一个题目。

最后一个题目是试帖诗的题目,是一句古诗《惊雉逐鹰飞》,科举考试中试帖诗就是这样,题目大都是摘自于前朝诗人的一句诗甚至是一个典故,然后你就开始根据这句诗开始做试帖诗。

王枫将将这句诗词也抄在草稿纸上,前面加了“赋得”二字,这就是科举考试试帖诗的格式。

这道题目也很简单,这诗是出自白庚信《冬狩行应沼诗》之“惊雉逐鹰飞,腾


状态提示:三十、县试--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