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都市现代>我为鱼肉>142、诏武二年
阿稳好奇,上前将那人脸上的黑布揭开,看了半晌。

这是个平淡无奇的脸,棱角不够鲜明,走入芸芸众生之间根本认不出他来。正是因为长相平凡才更有可能成为出色的探子。

阿歆:“看出来了吗?”

“没有。”阿稳说,“他之前什么样儿我也没见过。”

阿歆想了想,嘴角微微上扬,笑了。

“姐姐你笑起来真好看,可惜平常不笑,凶不拉几。”

阿稳这么一说阿歆的笑容立即消失。

“姐姐,之前监视咱们的人是谁?这个人又是谁?”

阿歆让人将尸体抬走,丢去狗圈喂狗。她走上城墙,往北方望去,只见万里苍茫,除了鸣沙城之外什么都看不到。

凛冽的北疆将她的长覆上了一层冰霜,不断飘落的雪花落在她的眉毛和睫毛上,白茫茫的一片。本是坚毅的眼眸此时藏了些阿稳并不熟悉的柔和,她似乎在回忆。

“之前那人也并非在监视咱们,只是将我在北疆的消息传回大聿。”

“传回大聿?姐姐你的家人不都被天子杀了吗?在大聿还有谁惦记你?”阿稳完全不顾忌形象,直接席地而坐,手里拿着个已经变黑的半颗苹果,吃得又香又带劲儿。她断的腿已经好了,因为年轻恢复得很快,没留下什么瘸拐的问题。本就是北方人,对于北疆恶劣的天气早就习以为常,再冷的天她都能过得很好,反而去了南方热得头晕。

在大聿还有谁惦记你?

“有吧。”良久,阿歆回过头,穿过漫天的白雪往南方看去,往汝宁看去。

“是谁。”阿稳现今日阿歆有些不同,苹果都忘了吃,马上追问,颇有不问到结果不罢休的架势。

“你不认识的人。”

“是你喜欢的人吗?”

按照她对阿歆的了解阿歆是不会说的。关于自己的私事阿稳不是没打听过,对于阿歆的一切阿稳都非常感兴趣,可是阿歆就是守口如瓶。

阿稳说她好像藏着很多故事似的,阿歆只笑不语。无论阿稳如何费尽心思地挖,阿歆就像没听见似的,连开口的兴趣都没有。

所以今日阿稳只是例行公事追问,以为阿歆还是会和以往一般不给回应,未成想阿歆居然“嗯”了一声。

阿稳“唰”地抬头,以为自己听错了。

“姐姐,你真的有喜欢的人吗?在汝宁吗?是什么样的人?”

今天是什么日子,阿歆姐姐这块千年不开窍只知道杀敌没有任何情趣的木头居然承认自己有喜欢的人?阿稳自然要抓紧机会好好刺探一番。

“她是一个了不起的人。”阿歆像是在和阿稳说话,又像是在自言自语,“她做到了天底下所有人都想做却做不到的事。”

“什么人可以这么厉害。”是阿稳先问的,可当阿歆真的去描绘这么一个人时,阿稳心里又有点儿不爽,“是姐姐你喜欢他才将他想得太好了吧。天底下能者这么多,怎么会只有他厉害。”

阿歆淡淡地笑,她知道自己并没有高抬了李延意。

帝王,岂是有才有德就可以收入囊中的。

今天她思绪有点乱,格外想念李延意。有可能是因为今日是李延意的生辰。每年李延意的生辰都会让阿歆想起她们初会的那个雅集。雅集正是李延意为了庆祝自己生辰所办。在那个雅集之上阿歆目光随着十八岁的李延意转了一周又一周。那时的场景和心动之感无论什么时候想起都无比清晰。

只可惜,永远都不可能回到少年时了。

如今伴随她的,只有无尽的风雪和异族的虎视眈眈,胡贼随时都有可能再次杀来,她守护着大聿的喉咙,绝不可再让冲晋得逞。

谢家被诛九族,阿歆在汝宁是待不下去的,来到清冷的北疆想慢慢将心病磨平。即便磨不平,守着北疆能确保汝宁平安,李延意平安。

在汝宁的李延意却是另一个心思。

李延意已经有六年没有办过生辰雅集了。

一是没钱二是没闲,今年干脆连庆贺仪式都草草举行完事。

本来有人提议要为陛下定个“千秋节”,大肆庆贺,直接被李延意骂了回去:

“用什么钱来办?民脂民膏?还是用你家私银?!你竟藏了私银不上缴国库,是想百姓都饿死吗!”

李延意这一顿喷之后没人敢再提什么千秋节了。

当然,千秋节不提,还有别的一大堆事可以推到李延意面前。

百官联名上书反对封罪臣之女为将一事,李延意说“寡人思忖思忖”,思忖了三日之后任命卫庭煦的诏书到了卫府,连带着官服一块儿送了过去。新任大司农卫庭煦穿上了官服去拜访她的同僚们,她选择了同样是九卿之一的太仆沈辽府上拜访。这沈辽乃是庚拜的女婿,见了一身官服的卫庭煦眼睛都直了,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卫庭煦这身官服和其他人的不太一样,黑色的曲裾深衣之上纹的乃是三品官员的象征“倚鹿”。纤捶地腰带闪耀,卫庭煦端端正正地戴着进贤冠,本有些男子之风,不过仔细一看进贤帽的帽檐改小了不少,衬上优雅的曲裾,有种说不出的美感,洒脱之中又带着女子特有的娴雅,让人眼前一亮。

“卫子卓见过沈太仆。”卫庭煦躬身轻轻一拜,面如深湖没有丝毫的波澜,亦没有给沈辽回绝的余地。

沈辽看她身后跟着的随从们各个面相不凡,甚至带着刀斧,不像是来拜访,倒像是来抄家的,十分骇人。府上的妻小害怕地躲到


状态提示:142、诏武二年--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