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军事历史>大宋终结者>要上推荐了,致新老读者
的。

我曾经很喜欢一个作者-贼道三痴,当得知他身染重疾后,我订阅了他的所有作品,但大部分至今还没看,当时觉得大概能对他有所裨益吧。

可惜天不遂人愿。

他作品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雅致。

他的风雅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就像王国维说李煜的词是“神秀”而非“皮秀”“骨秀”。

很有孙晟临死前“索笏”的风范。

不是一个真正热爱历史的人是万万写不出如此有韵味的文字,他的书给我的感觉就是清流,从内里透出的那种一眼可以看到底部的干净。

当网文纷纷以爽点作为卖点,来讨好读者的时候,贼道三痴却淡淡的站在一边,写着自己喜欢的东西,不动声色的让大家感受到另一种阅读的快感。

这种快感和满篇的“莫欺少年穷”、“恐怖如斯”、“什么样的存在”等充沛的感情截然不同,只是轻轻淡淡的诉述着一些过去的人和事,用心的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那种与粗暴宣泄不一样的阅读体验和快感。

遗憾天不假年。

说回我自己,去年还是前年,无意看了个英国的综艺节目,纪念莎士比亚诞辰xx周年,七个小矮人,不对,七个哈姆雷特,同时登台,朗诵t。

其中有黑人,有女人,还有甘道夫的扮演者,最终登台的是谁?

查尔斯王子!

一个莎士比亚,却能让英国人自发的纪念那么多年。

看看我们,纪念活动倒是不少,但都是官方举办的,具体什么样子,我也不多说了。

民间的则少之又少。

就算有往往也是某姓后人纪念祖先,纪念是真的,更真的只怕是好让自己有个名人之后的头衔来。

再说到李煜,作为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词人,李煜后期的词作真正达到了雅俗共赏,情景交融的至高境界。

哪怕是一个初中毕业生,当听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或者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时候,也会被受到感染,也会情绪波动。

这就是文字的魅力,遗憾的是,今天我们一提起他来,第一反应似乎是亡国之君?

这样的词人,却没多少人去纪念,有也只是少数学者或者爱好者而已,在整个大环境下,大家并不关心这个人。

我觉得有点难受。

再扩大到南唐,南唐催中国历史的贡献和其成就之高远超想象。

这一切主要是李昪的功劳,他的雄才大略不输唐宗宋祖,可惜仅仅因为非正朔和南唐三世而亡的因素就这样被忽略了。

至于李璟,李煜,冯延巳,徐铉等等,这些人随便哪一个放到周围小国家,大概都能被尊为国宝,甚至打造成国家名片,旅游卖点。

哪怕是次一等的史虚白,冯延鲁,徐锴,韩熙载,江文蔚,拿出来单说也都是熠熠生辉的历史人物。

可在他们自己的家里,却被渐渐的淡忘了。

文化这个东西就是这样,一代一代传承才能一代一代增强,反之,今天你忘记一点,明天我拉掉一点,大概几代之后,也就不会有什么了。

反过来,我并不反对“莫欺少年穷”或者“恐怖如斯”。

486当政期间有句话很妙“只要是无害的就是有益的”。

这年头谁都活得不容易,总想着会所嫩模,实际却是搬砖干活。

累死累活一天下来打开手机看看爽文,确实是缓解疲劳和焦虑的上佳妙法,所以这些年爽文是越卖越好,据说还远征东南亚,为国创汇。

可是如果有空或者不那么累的时候,回头看看自己的传统文化,还真是挺有味道的。

正如同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觉得,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外面朋友真的好可爱。

可是随着年龄的积淀,再回头看看,真正的朋友也就那几个最初相识,最关心自己的始终是父母。

但我们给予他们的爱和关注相较于他们的付出,却是太少了……

其次还有一点,就是有趣。

这年头,有趣的事情太多,可也不太多。

我在以前的读者说里思考过幽默和滑稽的区别。

要滑稽很方便,眼下打开各色短视频app,裤裆里塞鞭炮的,作死社会摇的,看着都能笑出来,其实我笑点是很低的。

但除此以外我会觉得什么东西好笑呢。

分享一个历史豆知识。

陆羽在宋朝被奉为茶神。

茶楼的烧水炉子旁边都供着一个瓷陆羽像。

也不是就这么一放就死活不管的。

生意好的时候,会以茶水供之……

买卖不火了,直接用开水浇之……

其实这挺能反映国民性的,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不是特别虔诚,总喜欢把各色信仰当买卖来做。

你说这是好事吧,总觉得吃相有点难看,好歹是茶神啊,祖师爷啊。

但你要说这是坏事,我看也未必,起码中国人这种相对现实的态度,能减少不少宗教狂热者及信仰问题。(但这里面依然会涉及很多有意思的方面,有机会再说)

因为这个习俗的存在,宋朝窑工们烧出陆羽像后,验收也多了一道工序,随机挑一尊,用开水泼上去,如果裂了,这窑事物就不能用了……

这些都是古人笔记中记载,我觉得很好玩,看的时候不至于哈哈大笑,但看完后还是要嘴角上扬摇头不已的。

而这种有趣也正是我所追求的。

和风雅一样,也是想在书中呈现的。


状态提示:要上推荐了,致新老读者--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