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军事历史>三国之逆袭成王>第二五九章 流年 上
正不仅没有恶意刁难,还配合马日磾的任务,三让之后,就欣然接受了圣旨,并且还对包括马日磾在内的所有天使进行了一遍贿赂,将恭维董卓的态度演得滴水不漏。

刘正倒也有向人表露自己追求功名利禄的意图。毕竟只有痴迷一些东西,在别人眼中才容易控制。

在他看来,当时马日磾定然看破了这些,但老人很配合地将这件事情落实下来,眉宇隐隐对于刘正的谄媚很是不喜,扭头与陪同的荀攸寒暄时,字里行间却是隐晦地透露出让刘正转告荀爽,稳住山东各地士族人心,里应外合一同匡扶汉室。

只不过,正如荀攸所说的“大局为上”,马日磾再好,现如今还是受董卓牵制,而且对方没提对刘虞进京一事的看法,不管是存着其他的打算,还是觉得和刘正没什么可以说的,至少刘正这边绝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幽州易主,以至于幽州如今的大好局面走向不确定的未来。

这几年刘虞担任幽州牧,虽说对刘正的态度让刘正很是反感,但对百姓的确不错。

局势倒也如卢植昔日所说,上谷郡的胡市开放了,渔阳郡的盐铁生意也正式被刘虞接管,经济、民生发展之下,还有很多胡人,包括鲜卑、乌桓在内,都对亲政爱民的刘虞十分爱戴。

这也直接造就未雨绸缪的刘正、卢植等人在其中分了一杯羹,却也因为胡人的原因,惹得公孙瓒与刘虞的矛盾越来越深。

毕竟胡人再怎么亲善,总会因为汉民的偏见以及本身的观念惹上一些事端,再加上前几年张举造反,鲜卑乌桓也是一同参与过的,公孙瓒耿耿于怀,便主张驱逐胡人、暴力镇压,与主张对胡人既往不咎,施以仁政的刘虞算是背道而驰。

公孙瓒受命骑都尉留守幽州右北平,粮草、军需终究受制于刘虞,刘虞一走,不管谁来,总不可能比刘虞更有威信,那么手握两万兵马的公孙瓒就未必能被镇住。

但刘虞不走,两人矛盾已深,积怨已久,总会如刘正所了解的那段历史一般,爆发更激烈的冲突。

所以,在荀攸提出阻拦天使北上的时候,刘正没有同意自己人假扮贼匪,或是旁人提议的让当地黑山贼、黄巾贼出手阻拦,而是打算看看刘虞的反应,顺便引公孙瓒出手。

方法倒也不难,就是告诉住在涿县内的公孙越天使来访,也好让这几日客居涿县的公孙范知晓此事,从而让公孙瓒得知。

倒也难说公孙瓒知道了天使到访一定会出手做些什么,毕竟刘虞真要走了,对他来说也能眼不见心不烦。

但在刘正看来,刘虞再蠢也会斟酌一段时间再决定是走是留,恐怕刘虞麾下人马也会劝阻他留下,而刘正更是打算如果刘虞真的要上京,就让张曼成、张燕带人把官道给封了,留刘虞在此。

这些情况,只要得到一些风声,公孙瓒如果真有心与刘虞对抗,就不会没有动静,那么,想要在刘虞这个大司马、幽州牧身边发展,甚至不听刘虞的安排自力更生,抓捕天使,矫诏封官,对公孙瓒来说就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朝堂如今被董卓掌权,对于各州各府的豪强缙绅而言,毫无权威,挟持天使、自封官位的事情,连刘正今天听说天使到访的时候,都有想过,更遑lùn_gōng孙瓒本身就不是一个迂腐之辈,又手握兵权。

只是,为难就为难在公孙越了。

不管是刘正准备北上投靠刘虞,还是未来可能出现的阻拦公孙瓒任性而为,公孙越夹在中间,终究显得极其尴尬。

说起来,公孙越被公孙瓒安排着留在此处打理产业,其实也算是公孙瓒安排在刘正身边的一道名正言顺的眼线。

平日里公孙越与刘正多有走动,荀彧对公孙越的率真坦诚也颇为认同,想着刘正已经在打算与公孙瓒唱对台戏,对公孙越倒也有些同情。

更何况,荀彧知道,荀攸这厮虽然借此调侃刘正,但事实上也是赞同刘正的想法的——甚至这些事情,他也听荀攸与刘正两人私下里早就推演过,很多刘正的想法其实就有荀攸的意志在里面,知道公孙越要被荀攸和刘正坑,他就觉得惨。

当然,最主要的也是荀彧自己也决定趁着此事将公孙越彻底拉拢过来,在他决定下手的情况下,免不得对公孙越未来可能存在的“身在刘营心在公孙”的挣扎摇摆有些同情……

也有些幸灾乐祸。

那表情在话语之后终究也变得幸灾乐祸起来,在被刘正、荀攸揶揄了一番之后,荀彧也义正言辞地再三提醒,一定不能让天使有事,不能触犯他的底线对朝廷忠臣义士出手,刘正欣然答应之后与两人告别,走回房间。

而此时的房间内,阳光温暖,灰尘鼓动。

有人在屋内默然地忙碌着。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状态提示:第二五九章 流年 上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