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都市现代>逆流1990>第三百零五章 钱财于我如浮云
瑜看起来也不是不通世事的样子。

所以现在李瑜这么问,张绍军以为他是想要个高价,这让原本很欣赏李瑜的张大校,有了一种拂袖而去的冲动。

见小会议室里的气氛古怪,李瑜马上收摄心神,将刚才张绍军的问题,结合刚才恍惚中听到的几句话,他很快就想明白了发生了什么。

“这歌就是送给教官们的,部队用起来肯定是免费,以后不管是哪支文工团,只要是部队正规编制,唱《咱当兵的人》全部免费!”

已经化身“黑面神”的张绍军,脸上还保持着刚才的恼怒,他的眉头此时都没有松开,还是紧紧的皱在一起,不过眼里已经全是震惊。

一次免费或是低价的送到国庆汇演授权,和以后一直免费这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要知道全国有多少文工团。

八大军区、各省分军区、战略枢纽的警备区,海陆空三军……还有什么武警啊、消防啊,全国的文工团百八十个肯定有。

如果李瑜的话传出去,以后损失的使用费,那可真是无可估计,虽然没有李瑜这句话,以后唱《咱当兵的人》的歌唱家们,也不一定给他版税。

但是有了李瑜这句话,这可就是直接放弃掉了收钱的权利,大家都可以随便使用这首歌,前提就是有部队正规编制。

“好!”刘主任第一个回过了神,他满脸兴奋的通红通红的,好像喝了两斤高度的白酒一般。

用手大力的不断拍打着李瑜的肩头,刘主任现在真的是越看李瑜这小子越顺眼,要不是自己外孙子都上小学了,他都有招女婿的冲动。

不管李瑜是出于什么目的,他这番话说的实在是太给复旦涨脸了,这是什么?这就是复旦教育的成果啊。

视钱财如粪土这种话,平时说说很容易,但是真的想要做到这点,又有多少人呢?而李瑜刚才就做到了。

当然刘主任这种干了十几二十年的老校办主任,也不是那种迂腐的老学究,他觉得李瑜是出于“邀名”也好,还是真的出于对部队的感情也好。

不管从他的出发点是什么,都足以让刘主任从心底里欣赏李瑜,而且效果真的是很不错,没见那个“两毛四”的警备师师长,现在都傻掉了么?

而张绍军这个耿直的汉子,此时却恨不得地上有个地缝,他好一头钻进去,刚才说到使用费的时候。

自己那是什么语气,那是什么态度,明明就是应该给的钱,结果为了不在休假回燕京的时候,被那些混文艺圈的发小埋怨,自己就为难不想给。

结果在人家反问的时候,自己还从心底里产生了怨气,这是什么道理?尤其是在李瑜说出把《咱当兵的人》白送给部队时。

张绍军的脸上是火辣辣的,四十多岁的人了,就好像没穿衣服在闹市被人围观一样,他感觉自己那点阴暗的小心思,在李瑜人格光芒下,显得是那么龌蹉。

不过此时的李瑜却没有在意刘主任的激动,还有张绍军大校的尴尬,他正不断的在心里琢磨:“这歌又不是我的,拿来卖钱就太丢人品了!”

转念又想到:“也不知道,《咱当兵的人》原来的词作者和曲作者,他们两位以后靠什么出名,想来是金子早晚能发光吧?也许能创作一首前世没有的经典呢?!”

想到这里的李瑜,终于在心里很无耻的原谅了自己,要是真的因为《咱当兵的人》被自己截胡,结果原作者在此基础上,创作出新作品。

那到时候自己也能少亏点心,放下了心中包袱的李瑜,脸上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不过在张绍军的眼中却又误会了。

此时在张大校看来,面前的这个李瑜,笑的是如此的淳朴、憨厚,那种笑容,应该是因为能够为部队,创作一首好歌的满足感吧?!

“可惜了,我生的是儿子,要是个闺女该多好!”很是和刘主任有着相同想法的张绍军,第一次后悔,当初生的是儿子。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逆流1990》,微信关注“优读文学”,聊人生,寻知己~


状态提示:第三百零五章 钱财于我如浮云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