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军事历史>万历恶霸地主>第18章 造船容易招人难
捞多了生产后世的鱼干也是一个产业。而且以后控制人口增加有鱼供应就是节省粮食,这是十分合算的。

另外鱼下脚制成鱼粉是饲料,能扩大养殖。猪多肥多增加产量又节省粮食。再加培养船员,乃是一举多得的大好事,他决定今年先扩出十对渔船来。

渔船此时都是单打独斗,如此一来拉网宽度不大。为双船拉网织网材料与投入也是需要有所提高,但双船拉网生产效率比二艘单船高许多,沈磊还是舍得投入,引进这样的技术。

至春耕前八个农庄早已组成,开荒队、拓荒队也开工很久。唯这捕捞船刚开始造还只是招收人员阶段,而且除原来渔船人员只招收十八岁本地青年,致使报名人数不大多。

这是农民对海洋大多有些畏惧,即便是这里就在海边仍然如此。这是一来此时渔船小、收入也无保障些。二来安全性确实是不如农民,只有船出海遇风浪船毁人亡的,农民贫病瘐死看起来仍然是寿终正寝。

对大海的畏惧与缺乏冒险精神其实主要是没有生活所迫或缺乏利益吸引,欧洲殖民主义正是尝到甜头才四海探索。

这方面从整体而言中国人农耕达有些保守,就地域而言前口子村所在的江淮中部比南方又保守一点。现在他们没什么生存压力,对驾船在海上讨生活比较排斥。

当然年青人还好一点,但年纪大些的人往往都是阻拦者。对于此节沈磊也没有些太好办法,只能饵之以利,开出更高报酬,答应更高抚恤金。另外从远处沿海地区渔民中多招收些人,先凑起二百人培训。

二百人看似不少十对小渔船加几艘运输船一分也就没有剩下了。为保证船员安全性他为此也动了不少脑筋,但轻木是非洲那里的树木,泡沫生产不了。沈磊的办法是用木模控制葫芦的外形,使之长成长方形。等老后木质化便是一个长方形密闭空间,四至八个缝条背心与后世救生衣差不多。

这时候船上也有用葫芦当救生之用,而且葫芦装酒装药,对开就是水瓢用处大了。现在沈磊将之当作救生衣浮子,连渔网浮子也用它乃是扩大了用途。

救生衣为保安全,另外他还在海边高地建造了一个二十米高的砖灯塔。这灯塔平时不用是为不至于太招摇,但有船被风浪吹远夜间归来,点燃火光可以让其不会迷航撞礁。

有这些安全措施可以增加人们的信心,而且十对小渔船将会组成一个渔业合作社。他们最多分成二个小组集体活动,如此对风暴预测,渔情现上都有好处,还比单打独斗安全。

还有为他们互相联络,沈磊还给他们定下一套旗号,不然海上联络太难。至于旗语这时船员中识字人几乎为零,又不必传达太复杂意思,暂时还早一点。

这些措施让渔业合作社影响分高了许多,更关键沈磊给予的基本工钱高,出海一日三餐都吃免费饭。加上其他工作也比较劳累,并比较呆板,让船员的吸引力大涨不少,特别引年青人动心。

(本章完)


状态提示:第18章 造船容易招人难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