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军事历史>重生之飞将之子>第二百二十六章:官渡开幕

“公子至情至性,连我这等方外人都感慨万分!”既然吕霖直言不讳,左慈也没打算隐瞒,慢吞吞道:“甄家小姐虽然是老道送走,却也是收人之托,公子试想,河北甄氏家大业大,虽然将全部家小搬到京都,但中山毕竟是甄氏老家,祖宗祠堂尽数于此,岂能事实尽如人意?一年前袁绍派人去甄氏老宅,以甄氏宗庙逼迫甄氏将五小姐嫁给袁熙,甄小姐得知此事,主动拜托贫道将她带到冀州。贫道感念其大义大孝之举,故没有拒绝!”

“如此说来,甄俨也知道是道长带走了甄小姐?”

“不…”左慈轻轻摇头道:“此事只有我与甄小姐商议决定,甄氏其余人皆不知情!闻甄小姐对你万分愧疚,我才将此事告知奉孝,以免你过于担心。今日将此事告知你,贫道也算是完成承诺,贫道告辞!”左慈说完,便一步十丈的离开庭院。

“宓儿…宓儿对不起,是我误解你了…”吕霖羞愧地低下头,尽管只是左慈一面之词,但他愿意相信,也是足矣说服他自己的理由!想到袁绍对甄氏的欺压,女神被袁熙那个混账东西祸害,他对袁绍更加痛恨,咬牙切齿道:“老师,官渡那边的情形将要变化,我们是否可以插足了?”

“鲁莽!曹操于徐州击退袁谭,如今曹军士气高涨,且徐州粮草充足,若你此时驰援曹操为之损兵折将,他哪里会领情?”也不顾左慈在这里,贾诩言谈无忌:“以我度之,今年春汛之后,河水退潮,小麦成熟,双方定会因此而起争执,到那时大战一起,不足一月曹操便处于劣势,你那时再带兵助阵,放能大显身手!”

“老师是说,短时间内,曹操与袁绍不会再有争斗,而是一直相持到明年初夏,大战才会兴起?”

“隆冬将至,双方粮草充足,谁都不会急于一时!”

“河北三州平定,父帅忙于并州战事,袁绍并无后顾之忧,然曹操腹背皆是大患,他岂能坐吃山空?”

“你怎知曹操并无对策?”贾诩轻轻摇头,还在诧异方才左慈是如何带着道童离开的,随只答道:“袁绍看似轻松,却时刻关注着并州局势,且单经、邹丹等将还是袭扰幽州,奉孝让主公带着严纲将军,便是要他与单经将军取得联系,即便不能重创袁绍,也能令其芒刺在背!”

“这个徒儿知道,但曹操两面受敌,又有孙策虎视眈眈,比起袁绍,曹操局面更加艰难!”吕霖据理力争,却见贾诩满不在意,暗自思量自己哪里没有考虑清楚,细细思考一阵,诧异道:“曹操是…想再来一次声东击西!”

“若得青州,袁绍军必然军心大乱,且袁绍帐下将士与谋臣互相猜忌,曹操必然会挑拨离间,致使袁军分崩离析!”贾诩缓缓起身,轻叹道:“如奉孝之言,袁绍此战必败,只不过托的越长,活的越久,但他也败的越惨!我要回去睡一会儿,冬天太冷,就让我这个老头子在府里苟图几日空闲,所有事情都交给你啦!”

贾诩才真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说不干就不干,导致吕霖这个甩手少掌柜压力很大,再也无法享受与郗柔、蔡琰等女的浓情蜜意。贾诩当然不会真的甩手,校事府还是每天都会溜达一圈,光靠杨修一个人,二处那么多事情,他难免有些疏漏!幸好吕霖将陆逊送到校事府处理三处的军机情报,给徐庶分担了很大压力。

比起校事府,尚书台更加忙碌,吕霖用过早饭便来到尚书台,连校事府一处的情报,都是由太史享去取过来,吕霖才审阅的!陈宫离开以后,民政、委托给司空赵温,农事交给司农钟繇,监察督察之事由郗虑负责,吕霖与刘晔还是忙的不亦乐乎,每天清晨,吕霖走进文案堆积如山的尚书台,内心都是拒绝的!

得亏刘晔这个尚书仆射尽职尽责,否则吕霖还得加班加点,连按时回去吃晚饭都是奢望。好多次吕霖回到家太晚,将军府的守卫以为公子夜不归宿都将门锁了,再敲都不开,吕霖又没心情去皇宫撩拨伏皇后,只好熟门熟路地去了临丘道。杜秀娘虽然很享受吕霖的温柔和霸道,却时时担心自己怀上吕霖的骨肉,故而对于某些事并不敢太过热衷!

如今蔡琰变得清心寡欲,郗柔对于床帏之事还非常放不开,而环儿那只小妖精,吕霖又没有太好的精力应对,故而去杜秀娘那里反倒合适。在杜秀娘精心服侍下,吕霖滋长出恋姐情节,尤其杜秀娘还妩媚动人、秀外慧中、善解人意,对吕霖格外细心和宠溺!慢慢地,吕霖心中更加迷恋杜秀娘,而对于正妻郗柔和性子恬静的蔡琰,热情降低的些。

腊月初一场大雪覆盖北方八个州,尤其并州北部大雪封山,雁门关以北大军及腰,莫说打仗,连行走都非常困难。吕布带着五万大军向南退了一百多里,上党、西河等地三万大军也艰难地对抗寒冬。而在雪花飘舞的寒冬时节,夏侯趁袁谭不备,兵分三路突袭北海、乐安、齐国,一个月时间夺下大半个青州!袁谭顶着风雪逃回平原郡,夏侯将两万青州兵驻扎于黄河对岸,只待明年春暖花开,便能渡过黄河与曹操两面夹击!最吸引人眼球的肯定是官渡的局势,哪怕吕布与鲜卑大军三战三捷的消息传入京都,全洛阳欢声载道,众人还是不好对官渡的情势掉以轻心!

官渡与黎阳之间还是非常热闹,虽然没有大的战斗,但是双方斥候一直在互相试探,哪怕寒风如刀,依然乐此不疲。如今官渡一带聚集大军三


状态提示:第二百二十六章:官渡开幕--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