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恐怖悬疑>赟希梦>76.城外枪声(1)
几具尸体歪倒在城墙上,根本无暇顾及,鲜血顺着砖块缝隙流出了老远,瞬时便染红了地面,不远处还躺着几截被炮火炸断的焦黑手指…

再观城墙外,两辆圆筒炮车就架在五十英尺距离以内的一个小沟壑里,只露出一截炮身,几个穿着红色披风的人时不时地露出了头,正在操控着下一波的弹药装卸。几个头戴红巾的人手里拿着步枪,围在炮车四周,就在炮车的不远处,有人时而隐秘时而暴露在草丛里暗袭着。

有几个打头的人被城墙内的枪手狙倒,可马上就有后方的人补上,他们就像是训练有素的官兵一般,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空位。

这是一场硝烟滚滚的战场,城墙上早已被射击的千穿百孔。

形势有些失控,越来越多的人倒在了血泊里。

谁也不知道那些人是从何处来的,甚至如此声势浩大竟然都没被及时地察觉。城墙上的洞孔里,一个狙击手被一枪爆掉了头,城墙外,一个人又被击中了左胸。

坚实的城门上,一道道枪口对准着它。守城的官兵人数不多,敌不过猛烈的枪击,有的人已经开始落荒而逃,一个浑身布满灰尘,已经看不清面容的官员吼道:“速速派人去大沽寻求支援。”可如此紧张地局势里,谁也没有及时回应他。

又见他焦急地抓住身旁一个官兵道:“听见老子的话没有?去大沽找许大人…”那小兵来不及细想,被人连拖带拽地推出了好几步,脚下不稳,一屁股坐在了满是尘土的废墟上。

突然,一队人马从街道远处赶了来,皆是身穿制服的官兵。

那官员远远望去,紧缩的眉头上终于显出了一丝舒容,匆忙地迎了上去。

那队人马人数众多,领头的人正是他口中的许大人,见许大人一路愁容,焦急地问道:“形势如何?”

“禀大人,目前形势不太好,城墙上的守兵几乎被击毙,对方人马众多,还有善射击的枪手,下官正想命人去大沽寻求支援。”那官员回答。

“是何许人你可知晓?”许大人问。

“下官不知,这群人来势汹汹,守城的官兵都未察觉。”

“混账东西…!”听言,许大人气急,也不知是在骂那群来势汹汹的人,还是这群守城的人?

“大人…如今该怎么办?”见许大人神色不豫,那官员小心地问道。

许大人未答,转身便吩咐着:“迅速散开来,一队人马上去城墙上驻守,一队人跟着张大人继续坚守城门,一队人从西边的城门悄声出去,探一探敌方的虚实。”人马立即训练有素地分开来,不过一瞬间便消失在街道里。

城墙外的硝烟仍在继续,一声声枪炮打破了原本寂静的天津上空,这是序幕还是前章?谁也不得而知,但血腥的代价却是不争地事实。

很久以后,人们再谈及这场猝不及防的硝烟时,忍不住摇头唏嘘,城内外尸横遍地,漫天的黄沙遮住了天空,震天的巨响,太可怕了

可更让人感到胆战心惊地时刻却还没有真正地到来啊!

………

当硝烟停止时,除了满天的浓烟、残痕的城墙、污糟的尸体外,人们都来不及庆幸一场战斗的戛然而止,被“打的落荒而逃的红衫们”残忍的占据了天津城外所有重要的村庄,只是当时,人们早已无暇再作设想了。

甚至在逃亡时,那两辆笨重的圆筒炮车也被遗弃在了荒野里,被后来清理现场的官兵们收缴了下来,还有两箱没有用尽的弹药。

更让人意想不到地是,隔日,天津城内的电报线路失去了作用。

紧接着,多段火车轨道也被阻断—-当然,这些是远在城内的人们无法想到的事情。

租界里的多家报刊分析;“这是一起蓄意的战争,是密谋已久的恶件,针对地就是所有与自身利益相冲突的事,当然还有所有的外国人。他们是一群毫无悔意的流氓,是乱杀无辜的十恶不赦者,我们应该联合起来战斗,为了我们共同的安危。”

就在硝烟发生后的不日,也就是多家报刊发布消息时,那样明醒的言语仍旧让一些外国人发出了鄙夷侧目,他们认为这只是无稽之谈,我们有清政府保护着,根本不会出现更糟糕的情况。

就如清政府也会有山东巡抚那般的明人,他们会保护我们的。

至于那些被破坏的电报线路和铁路线,不过是沿途村庄的恶作剧而已。

更有甚者认为,天津城的那些死伤者里,并没有一个外国人死伤,如此盲目地制造恐慌消息,只会让人不得安生,是以,天津各处的外国人似乎已经从短暂的惊慌里缓过了神。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保留了报刊里的分析。


状态提示:76.城外枪声(1)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