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恐怖悬疑>赟希梦>90.纽约时报
她去了天津,我和霍斯特去了上海,中间中国发生了义和团运动,我们失去了联系,等事后我们再去天津时,已经找不到她了。”彼得回答道。

“她现在还在天津,中间往报社发过几次新闻素材。”主编先生回答道。

“那…她还好吗?我们回了美国她应该还不知道。”彼得又问道。

“对于近况她并没有写尽,只在只言片语提到自己一切都好,既然你们已经回了美国,就应该给她提及一声,让她也知道。”主编先生说道:“报社在远东地区的记者目前只有三名,一名在印度,一名在锡兰,另一名就是惠,我们有计划再派人去中国,既然你们已经回了美国,就在本社待命吧,远东就不要再去了。”

彼得一听,立即回应道:“先生,我打算再去中国。”

主编先生惊讶,试图劝解道:“中国现在的局势不稳定,战争还没有过去,我们应该为你们的安全考虑,你暂时就待在纽约吧!”

彼得在回国的船上就已经想好了归程,甚至还问过霍斯特的看法,但两人的意见有些分歧。

“可是先生,您派遣其他人去,就没有考虑过他们的安危?我在回纽约的路上就看到了新闻报道,清政府已经对在境内的外国人采取保护措施了…”彼得反驳道。

“你真的想再去?”主编先生很犹豫,质疑道。

彼得严整地点了点头。

“那…霍斯特,你怎么考虑的?是留在纽约还是跟着彼得再去远东?”主编转头又问霍斯特。

霍斯特半天没有答话,彷佛实在考虑。

彼得见霍斯特有些犹豫,便提议道:“我建议霍斯特可以待在纽约。”

可一听彼得的建议,霍斯特豁然转头去打量他:“我…其实可以跟你一起去的。”片刻又犹豫道:“不过先生我们回国的假期不是刚开始吗?我可以先考虑一下吗?”

主编先生点头,表示理解:“派遣会在你们的假期结束后开始,回了国是应该回家看看家人的。”说完便吩咐道:“你们先出去吧!好好享受难得地假期吧!”

之前发生在中央公园的那一幕,便是这位主编先生私下的会见,他其实是希望彼得能留在纽约的,毕竟刚刚经历过远东的不堪,需要一个时间去消化,可彼得却固执地不听劝解,执意再去。

问及原因时,彼得也是含糊其辞。

两人的谈话才会那般索然,无奈之下,只得答应了他的请求,报社决议他在秋后动身,而霍斯特依旧没有给定答案。

彼得也许是知道霍斯特犹豫的原因吧!可他也只是一个旁观者,并没有任何权利去决定别人的想法,就如霍斯特离开中国时的决绝。

忆起往事,不过才刚刚过去不到一年而已!

……

彼得在纽约待了两天便匆匆开始了自己的假期,他回了家乡奥尔巴尼。

时隔三年,再次回到熟悉的家乡,彼得难免有些惆怅。

哈德逊河岸边,伦斯勒港繁忙异常,停靠的船只井井有序地装船卸货。这是属于奥尔巴尼的忙碌,也是数年如一日都没有变化的盛景。

彼得的父亲是一位航海冒险家,从哈德逊河一路出发,到过纽约、波士顿,也去过墨西哥和古巴,更穿越过合恩角绕进太平洋去过远东地区。

彼得的远东情节也许是从父亲那里继承到的,很小的时候,父亲每次出行归家后,都喜欢拉着大家一起讲述他在远洋时的经历。年幼的彼得把父亲的经历幻想过无数次,也希望有一天会驾着一艘属于自己的船只去往远方。

于是便立志做一名伟大的航海家,可最终航海家没有实现,机缘巧合地成为了一名记者。到后来他才幡然醒悟,原来不是只有航海家才能乘船去远方。


状态提示:90.纽约时报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