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军事历史>战国大司马>第432章:蒙仲与宋王偃
回王宫,蒙仲那小子与大王……唉,惠相且立即动身吧。”

惠盎点点头,立刻告别戴不胜,带着家仆乘坐马车返回彭城。

回到彭城城内,惠盎一行人径直前往王宫。

以惠盎的身份,自然无须通报,在宫门让行之后,惠盎下了马车,独自一人快步奔向宫内。

沿途,他向一队卫士询问宋王偃的位置:“大王眼下身在何处?”

那队卫士回答道:“在宫内校场,正与一位叫做蒙仲的年轻人比剑。”

比剑?

这不就是打上了么?

惠盎惊地脑门冒汗,快步奔向校场。

待他来到校场后,他四下一瞧,果然看到校场有二人身披甲胄正在比武,一人是宋王偃,一人正是他义弟蒙仲。

这二人一边比剑,一边争执。

“……这个国家,是寡人一手壮大的,轮不到你这子对寡人指手画脚!”

“哈!那还真是伟大啊,伟大的宋王……”

“混账!有本事就莫要闪来闪去!”

“哈?好!……哟,伟大的宋王,在下还未用力,你怎么就后退了呢?”

“混账!寡人要杀了你!”

“来,让你杀。”

『……』

站在校场旁盯了半天,惠盎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

上天保佑,事情总算还没闹到最大,不过……

看了一眼站在校场旁的那些宫女、侍者与卫士,惠盎想了想,旋即走上前去,挥挥手说道:“都退下吧。”

众宫女、侍者、卫士面面相觑,或有一名卫士怯生生地说道:“惠相,我等职责所在……”

“难道你们还不相信惠某么?”

惠盎温声安抚道:“不会有事的,场中那个年轻人,是我的义弟,他不会伤害大王的,他只是想通过他的方式,去纠正大王犯下的一些错误……大王的脾气你们都知道,接下来,莫要靠近这边,这也是为你们好。放心吧,我会在这边的。”

听到这里,那些宫女、侍者、卫士们又哪里还会不明白,点点头正要离开,旋即就听到砰地一声,场中的宋王偃被蒙仲反身按到在地。

“怎么了?伟大的宋王,不是要杀我么?怎么自己倒下了?……来,站起来。”

远远地,传来了蒙仲对宋王偃的嘲讽。

旋即,又传来宋王偃从地上爬起时那恼怒的谩骂声。

『……惠相说得对,这真不是咱们能看的……』

众宫女、侍者、卫士面面相觑,赶紧装作什么都没看到,立刻离开了这片是非之地,只留下惠盎一个人独自站在校场,看着远处宋王偃与蒙仲的比剑。

不得不说,宋王偃明明已是六旬高龄,但与‘沉浸酒色’的传闻不同,这位君主纵使今时今日,仍保留着非常出色的体能与武艺,只见他一边朝着蒙仲挥剑,一边口中继续大骂蒙仲:“没有寡人,你们至今仍受齐国奴役!你们这些人,凭什么胆敢违抗寡人?”

“所以你就驱逐了太子?愚蠢!当年我回宋国时,就向你讲述了赵国的内乱,讲述了赵主父与赵何之间的矛盾,我以为你会引以为戒,却没想到……”

锵地一声,蒙仲一剑将宋王偃手中的剑挑飞,旋即一记手肘撞在其胸口,迫使其连连后退。

丢了手中的剑,宋王偃也不去拾捡,攥拳就挥向蒙仲,口中骂道:“寡人已对他们颇为宽容,是他们,是他们违抗寡人……”

蒙仲亦随后抛下了手中的剑,一边与宋王偃拳脚相向,一边正色说道:“通过宋国目前恶劣的局势,你就该知道,太子才是宋国的未来,我也不对你讲什么大道理,迎回太子,激励臣民击退齐军!”

“哼!寡人自会击退进犯的齐军!”

“不,你办不到!……虽然于国有功,但你只会让臣民畏惧,唯独太子戴武,才是宋国臣民愿意追随的明君,然而你却愚昧的驱逐了太子,分裂了宋人,让那些愿意追随太子、效忠太子的人失去了希望……”

“太子太子,寡人才是一手扭转宋国国运的君主!寡人,即是宋国!”

“你这副模样,让我想到了赵主父……赵主父当初不肯交出权力,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怕被赵人逐渐遗忘……”

砰地一声,蒙仲抓住宋王偃的手臂,将其整个人抡起,使后者的背部狠狠摔在了地上。

此时,只见他居高临下目视着倒在地上的宋王偃,摇摇头说道:“孟子曰,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你以武力治国、抗拒齐国,因此待你年老时,不会再有人惧你。你口口声声说会亲自击退齐军,可是如今的你,连我都打不过,谈什么率领军队击退齐军?……但太子不同,太子戴武修仁德,纵使没有像你年轻时那样的武力,也有许许多多的人愿意跟随他。”

说着,他深吸一口气,正色说道:“赵国父子相残,使国力大损,今宋国亦因为父子不睦,惹来齐国趁机入侵。抛掉你所谓的固执吧!我的兄长当年因你下令征战滕国而亡,使我母亲数年以泪洗面,至今仍然不能淡忘,我对你的恨意,更甚于滕虎!……只是当时你说,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使宋国强大,不至于再沦为其他强国肆意进攻的对象,我才熄灭了这份恨意。尤其在后来见到赵主父后,我逐渐觉得,或许你是对的。可现如今,你驱逐太子,分裂宋人士气,哪怕宋国就在覆亡边缘,你仍不肯正视你犯下的错误。你所作的这些,还符合你当年那句‘一切为了宋国强盛


状态提示:第432章:蒙仲与宋王偃--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