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都市现代>官程>第299章 演变
干部在工作中有失误,作为县里决定要进行改革,也就有为他们担责任的义务,要不今后谁还去做这样的工作?”吴文兴心里已经做好怎么样应对县政府外面对人,这事见杨冲锋进来,也就很强硬。

香兰县毕竟还是老吴家的势力大,这时不对县委书记进行面对面的狙击,他就会一步步地踏步而进,最后会将老吴家之前所有努力都消除殆尽。县里其他工作可以配合,但涉及到人事问题,就必须坚持坚守这条线。

杨冲锋先前之所以没有和吴文兴见面,也就是估计到老吴家不肯退让,但到这时,市里的记者已经到县里,要再不及时处理好**。对他本人说来,也是一次自伤性的事件,对今后的发展会留下一些瑕疵。见吴文兴强硬的态度,杨冲锋说“文兴县长,我要在此提醒你,这两位干部之前的工作或许很有能力,工作也积极主动,但这次都做的是什么?要是擅自涂改考评干部的评分,也算工作失误,我听了没有什么,外面群众听了会这么看我们?现在,正在群众里采访的记者会怎么样看我们?”

吴文兴心里也是有准备的,见杨冲锋将吴强等人做出的事直接点了出来,口头上自然很难站住脚,只有死咬着不放。所谓的脸面,到这种地步也就不必再顾忌。保住两人才能保住老吴家在这次干部考评中的利益,这些不是用口头争执来恒定高低的,什么利益最大化,就不用讲求那些过程。

但吴文兴听到说有记者到来,虽不怎么相信,但这**已经两三个小时还没有解决,西平的记者过来,就有这种可能。但二哥先前都没有在电话里提起,说明他在市里还是有把握的,能够控制局面。大哥那边也没有消息,市里有什么动静,两人都不可能这样闭塞。想到这些,吴文兴决定杨冲锋可能是用话来逼住自己,便决定不加理会。

杨冲锋见吴文兴没有听进去,将脸扭向一边,也就不再多说。记者到来,他要是不出面见群众,那在明面上说不过去。必须去见一见群众才是。

从县长办公室出来,县政府里各个办公室都关得紧紧的,不是因为天气冷,而是怕群众上来,更怕自己办公室门开着让领导见了,以为要看热闹那就是心怀叵测的事,很犯忌讳,再者让领导逮住去门外劝服群众,也是见吃苦费力而不讨好的事。香兰县蔬菜队的人很强硬,那是进二十年来都有名了的。为此县里还有一句歇后语:蔬菜队的粪瓢----又长又臭。就是用来比拟骂人的话,这话最初就是针对蔬菜队的人。

杨冲锋知道,就算自己到县政府门前去,也不一定能够将人劝走,但工作却必须要去做。当然,要是将来已经叫过来,跟这些人说说,他们就有可能立即散走,但这样的事杨冲锋怎么会做出来?林勇军曾说过要出面来劝蔬菜队的人走,却给杨冲锋一口否定了。自己怎么样去做工作那是自己应该做的,但却不能将林勇军推出来。

还没有走出县政府的门,杨冲锋手机响了。见是吴文兴打来的,估计吴文兴会做出什么让步了。两人分开这段时间里,吴文兴应该和吴文健进行了沟通,或者是吴文健在市里也听到什么消息了,才会有这样的改变。

记者的介入并不可怕,舆论宣传都有上面的人控制着,最难把握的是市里的态度。吴文健在市里虽站住脚。而吴文盛在市里和省里都有比较强大的后援,但省市的情况都很复杂,谁都不敢说就能够一手遮天将什么事都能压住并摆平下来。

京城里,原来最主要的一些势力家族,都没有将目光盯住西北这些贫瘠之地。大江南北,沿海各省都是京城里竞争的主要阵地,知道西部大开发这么些年后,才有一些家族的势力集团看重其中的政治意义,渐渐向西部各省进行渗透。杨冲锋也可算是黄家最为有力的一步棋子,虽有锻炼他的意思,何曾没有在西部占据一些省市的意图?

杨冲锋对京城各家的认识还是不足,而黄家将他放到香兰县来,也有着完全放手不管的意思。当然,家里不会不管他,否则,也就不会有张全清的出现。

老吴家在香兰县或许很势大,但放在市里就只能说比较强,但放到省里就不算什么。省里的领导当然也不会将香兰县一县之地看在眼里,就算势力分割,早些时候就大致有了定论。除非有什么大事件大变动,才会发生重新分割的事。其他领导下的羽翼下,就算发生什么事,别的领导也不能够过份地关注。也算一种体制里的规则吧。

杨冲锋没有折身回吴文兴办公室里,而是在电话里说他已经到外面,群众见到他了,要去和群众见面。吴文兴稍作犹豫,说,“书记,要怎么样应对记者才好?”

“我的意见早就说过了,给群众能够接受的答复,自然能够将他们劝走。要不然,他们可能就会第二次第三次围住县政府和县委,跟我们讨要说法。”

“书记,是不是对几个人做党内处分,今年公布考评期间让他们反省检讨,你觉得这么处理是不是可行?”吴文兴还是不肯将吴强等人一棍子打死,这样他们损失就比较大。留着这些人,只是党内处分的话,今后还有机会。也表明老吴家确实用力保护跟随他们的人。对其他老吴家阵营里的人有很大冲击力,能够稳定住人心。

一时胜败,也不足为虑。

杨冲锋也知道要想老吴家就此将几个人放弃,也不现实。这样处理虽不尽


状态提示:第299章 演变--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