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军事历史>混在五代当皇帝>第三十章 俯视九州

广政殿上君臣济济一堂,在郭炜座下依次坐着的有三个宰相和两个枢密使,还有奉命赴阙的几个节度使、防御使、团练使与刺史,还有京师的各统军与在京禁军厢主、军都指挥使以上军官,另外还有南唐、吴越等诸道进奉使。

国家新胜、诸道来朝,又是新君出孝之后的第一个诞辰,郭炜很自然地选择了在广政殿赐宴。

殿内的气氛热烈而又不喧闹,简单的君臣礼仪过后,皇帝就已经吩咐群臣自便了。各色够级别的常参官和军官藩镇们早就依着席位和各自的小圈子在小声地攀谈着;南唐和吴越等地的使者来到东京都有一段时间了,也自有不同的交际;倒是归义军、河西回鹘和于阗国的使者初来乍到,一时还无法融入这些人当中,只是坐在一处感叹着中朝的繁盛。

这次西陲的三方派遣使节朝贡倒是赶巧了,他们可不知道郭炜的生日就是这几天,而且因为路途阻隔,几年都难得朝贡一次的,能够赶上天子寿诞,几位使者倒是颇感幸运。

归义军与河西回鹘向郭炜贡奉的方物都是玉鞍勒马,因为路途坎坷而数量稀少,实在是只具有象征性意义。在河西走廊真正恢复和平以前,那里是无法为中原供应大量马匹的。

于阗进贡的则是当地特产的玉石制品,如玉圭、玉匣、玉枕等物,虽然也不如南唐和吴越贡奉的漕粮和钱帛实在,却也足见诚意。尤其是随团的摩尼僧向郭炜献上的琉璃瓶和胡锦更是让他感慨——这要不是郭炜已经搞出来了初级的光学玻璃,也早就通过颉跌家从西域弄来了棉种,说不得还会努力从于阗国弄这些东西呢。

虽然是赐宴群臣和诸道使者,郭炜本人却是滴酒不沾,即使没有了礼仪的禁制,这种寡淡如水的饮料却是实在激不起郭炜的兴致,连前世在南方旅游时喝到的谷酒都不如的东西,也能够叫做“酒”?

现在学术意义上的蒸馏酒倒是有了,军器监那边每月都要出产不少,不过那都是按照提纯酒精的方式去做的,可比不上前世郭炜喝的那些白酒的味道。再说郭炜还真不舍得把那些蒸馏酒拿来喝掉,黑火药的造粒可全指着它们呢,另外开发署的炼丹方术也需要大量的蒸馏酒,这种非常消耗粮食的产品可没有奢侈到给人喝的地步,再有多,医疗方面也有需求。

郭炜浅尝了一口甘露羹,又转头看向那一群赴阙的藩镇和禁军军官,在这一群人当中,两个寂寂寡欢的中年人格外显眼。

渔政水运司伏波旅都虞候韩重赟,刚刚三十出头,一直以来官运亨通,是个比赵匡胤还年轻的军界新星。不过韩重赟的正妻太原郡君王氏新丧,他才从登州驻地赶回东京不久,如果不是这样的重大场合,他都会窝在家中不出来了。

因为丁忧而卸职返京的原彰武军节度使赵匡胤,三十四五的样子,前段时间其母南阳郡太夫人杜氏病故,郭炜也就只好让他去职回京尽孝了,也就是现在这种场合才能让他露一露面。

为了赵匡胤去职以后延州守将的问题,枢密院还很伤了一番脑筋,最后只好让右武卫上将军焦继勋权知延州。当然,都监渝关的赵匡义同样因为丁忧去职了,不过他的继任者倒是好找。

在御座上隔空远远地看着赵匡胤的脸,那张被黄土高坡上的朔风刻划了两年的紫膛脸,郭炜心中突然有些困惑——自己怎么动了恻隐之心了?赵弘殷和杜氏在这个时代应该算是寿终正寝的,赵匡胤比起大多数人来可要幸运得多,文武百官不能堂前尽孝的也所在多有,自己没理由去同情他。

郭炜晃晃头,把心头浮现的那一丝软弱给赶了出去,眼角的余光却又正好瞥见呆坐在那的韩令坤。

是了……韩重赟的亡妻太原郡君王氏和赵匡胤的续弦琅琊郡夫人王氏是亲姐妹来着,都是故彰德军节度使王饶的女儿,一个是长女一个是三女。长女前不久故去,三女按照历史记载也快了吧?果然王饶的遗传不怎么样,自己的寿数还是可以,几个女儿却都是早夭。

这么说赵匡胤这几年就是连着亡父亡妻亡母啊……这接下来还要亡妻,果然是有那么一点可怜。

嗯,既然是这样,那就让他暂时在京好好顾着家人吧……

作为第一次天寿节的赐宴,郭炜决心定下一个简朴的基调,简单的宴饮很快就结束了,郭炜随后再赐与赴宴群臣锦袍一袭,并给予诸道使者各种回赐,众人便早早散去。

结束了宴会,当日已经没有什么朝会了,需要郭炜亲自处理的政务也不多,这时候其实已经可以回宫了。不过看看天色尚早,郭炜想了想又折进了广政殿的东庑,在那里,郭炜已经命人将枢密院军咨部运筹司厢房中的那些沙盘全部复制了一套。

没有让人跟着,郭炜独自一人在几个沙盘之间徜徉,反复打量着沙盘中的九州地貌,《平边策》和历代达人对此的评述、郭荣的实际做法、郭炜自己的各种思路和枢密院的大量情报、方案……一时间走马灯似的在郭炜的脑海交替浮现。

从于阗国这么着急派遣使者联络来看,西域的大规模宗教战争估计就快要爆发了啊,这里再不尽快地底定中原,从汉武帝时期开始就奠定下来的汉土可就要被彻底绿化了,汉唐的千年经营怕是要就此毁于一旦。

可是中原是那么容易底定的么?

在南面,南唐国主的更迭已经是超出了郭炜的预知,李弘冀的执政风格和水


状态提示:第三十章 俯视九州--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