睛就这么看着吴公公,露出询问的目光。

吴公公见到了她的目光,有些尴尬地压低了声音:“小主,万岁爷晋了滢充媛,今儿翻了溶宝林的牌子。”

亦瑶的眼底有一丝错愕。为什么他会向自己说这些。想起了自己的疑问眼神,她只得表露出了失望,却在心里偷笑着,本是想问这赏赐怎么回事,却得到了意外的消息。她眼里的光一闪,然后说:“多谢吴公公了。”

吴公公答应着退下了,却在心里盘旋着亦瑶刚刚转过身的眼神,竟然带了一丝丝的自嘲。不过又想起了之后她的反应,他的脸上不禁得意了许多,不过是一个恃宠而骄的罢了!

“刘宰相你是什么意思。这份奏折是皇上亲手批阅的,你说这个做法不对,难道是说皇上不英明吗?”一个有些年纪的老臣正在义正严词地说着,说到皇上的时候,他的手向着龙椅的方向揖了揖。

他对面的中年男人的脸色沉静,便是刚才那老人口中的刘宰相。他听完了指责以后,只是拿着笏朝着龙椅的方向行了个礼:“皇上,臣相信,如果没有人故意把有些东西给隐瞒,本可以想到更好的办法。林大学士,你也这么认为吧。”

林大学士就是刚才的老臣。他的脸都要扭曲了,用手指着刘宰相:“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谁故意隐瞒了什么?”

坐在龙椅上的人眼睛一眯,目光落到了刘宰相的身上。想不到,他还这么沉得住气。想到这里,那个明黄的衣裳旁紧握的拳头慢慢地松开了来。

刘宰相只是朝着皇上的方向拜下去:“皇上,此次的赈灾钱银,如果臣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拨了一百万两吧。相当于每年税赋的三成了。”

皇上的声音只是提高了些:“户部尚书?”

一个微微有些富态的中年人连忙走出列来,躬弯回禀道:“回皇上,准确的数字是一百一十六万两。其中的六十万两去购买了药材。”

皇上没有做声,只是又把眼光落到了刘宰相的身上。

林大学士这个时候也已经整理好了自己的情绪,用手抹了下自己的袖子,重新面朝着皇上,微微前躬着身子。

刘宰相脸上的表情没有怎么变:“倒是用六十万两买了药材。”他冷笑了一声,然后说:“可是据臣所知,现在江淮的疫情不仅没有被控制住,反而连最富饶的苏杭现在都已经变成了疫地。”

林大学士一下子转头看向刘宰相,想说什么,看了一眼皇上的脸,还是没有开口。

刘宰相自顾自地说了下去:“每年东边那一带的税赋几乎都是全国的十之五六以上。可是,就连那么富饶的地方,在去年冬天,都是饿着肚子的!”他的话掷地有声,直让人的心猛地跳了一下。

皇上的目光在他的身上逡巡了一下,眼睛里慢慢地冷下去:“继续说!”

朝堂上,只有刘宰相的声音在回荡:“今春开春,由于江淮一带的疫情需要,所以动用了国库。然后短的现银,由苏杭的税赋补上。”

在场的人的脸都变了色,有几个的目光落到了林大学士的身上。这个法子是林大学士提出来的,因为地理优势,所以就想近水救火。

林大学士张了张口,终于说了出来:“臣,臣不知晓。”

刘宰相再次往前弯了弯腰:“林大学士并不知情,因为年前那边的巡抚上来,递的折子,是大丰收。而实际上,所有的粮仓倒是满了,只是,满城都是难民。”

有几个是从外地来京禀报的地方官,听到了刘宰相的这番话,都不禁冷汗涔涔,暗自在心里打着算盘。

“今年出了这疫情,上头来要粮,怎么交呢?再搜刮一次,或者,东挪西凑一下?或者干脆拖到夏天,就说发洪水了,自救就够了。在帐面上,打个掩护也就过去了。”刘宰相的眼皮都没有抬一下,“至于那些蔓延过来的灾民,更简单了,直接关掉城门,赶到一个村子里烧了就是了。”说完,他从袖子里取出了一份奏折,恭敬地双手捧高:“请皇上过目。”

秦策走了下来,取过了那份奏折,面色凝重地呈了上去。

皇上接过以后读了几行,那年轻的面容终于有了几分怒容,紧抿的薄唇竟然有些微微地颤抖。刚才刘宰相还只是说了一些,竟然连中部都掺和进去了。几省互相打掩护,竟是一家粮几家借,敢情是凑分子呢!他匆匆看完了以后,直接把奏折拍到了案上:“好啊!一个个都当朕是瞎的聋的不成!”

知道这些官在搞鬼,却不知道竟然这鬼这么大!他简直要气炸了。一想到还是自己亲笔批的奏折,直接从苏杭运粮食过去,难怪下面的人一直支支吾吾!这倒好,连以次充好都不用了。

他的目光扫到了刘宰相的身上:“那拨的银子呢?到底拨了多少!”

刘宰相只是弯下了腰去:“容尚书应该比臣清楚。”

容尚书一下子跪在了地上,瑟瑟发抖:“拨了……二十万两银子。”说完,他的身子一下子就歪倒在地。

皇上的眸子里全是冰冷:“把他架起来!给朕把买药材的事情说清楚!”

立刻有两个内侍跑上去把容尚书架了起来。容尚书就这样软绵绵地倒在了那两个人的胳膊上,断断续续地说:“臣……臣没有……”

“刘宰相,把事情说清楚!”皇上的声音已经降到了冰点,“朕要完全听清楚。”

刘宰相却只说了一句:“现在京城的药材价钱已经是之前的十倍了。”

皇上气到了极点,看着林大


状态提示:第309章 迟疑--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