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军事历史>明末孤臣>第277章 皇帝的看法

木工房里,一直没有响起锛凿斧锯的声音,天启和兄弟朱由检两个脑袋凑在一起正在仔细的阅读毛玉龙批的论语,时不时的争辩的是面红耳赤。

晚膳的时间早就过了,但是,再也没有小太监敢上前催请,因为前面的已经被呵斥了。

直到一个小宫女跑来,说皇后娘娘饿了,天启和朱由检才停止了辩论研读,天启面色严肃的道“半部论语治天下,我还以为是胡说,但今日才知道,若是真的能将论语的内涵解释透彻,这一定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一个绝顶聪明的人治理天下是没有问题的。”

朱由检收起书,也感慨“能将论语解释的如此明白,足以证明这个人对论语大道的理解到了天人的地步,这个人足可以治理天下。”

话的内容差不多,但意思就是截然相反了,这就是这个兄弟两人看待事情的角度大大的不同了。

皇后看着难得兄弟两个人在一起吃饭的时候没有嬉笑,而是闷着声吃饭,但足以看出,他们兄弟两个吃的饭就味同嚼蜡,却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也就不问。于是一家子三个人,难得的吃了一顿沉闷的饭。

第二天没有上早朝,下午的经筵还是照常开的,大儒们侃侃而谈一番之后,在间隙的时候,天启突然询问“诸位师傅,古人释“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时”,一般正面解释。

都说,可以让老百姓按照我们指引的道路走,没必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这对吗?”

对于这个好学生如此询问,大儒们立刻开始引经据典的解释这种解释的道理。

天启耐心的听着,却不置可否。

这时候,旁听生朱由检却站出来,虚心的请教“但有人这样断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种句读解释孔子的这十字名言说对于民,其可者使其自由之,其所不可者亦使知之。或曰舆论所可者则使共由之,其所不可者亦使共知之。理解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可”。那么这种说法对吗?”

对于孔子十句,历来纷争不断,因为一句话的断句不同,完全就是截然相反的两个意思内涵。于是大殿里的大儒们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两派,立刻争论的脸红脖子粗

结果两兄弟听的是一脸迷茫,最终天启再次提出“如果朕这么理解,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上面所举的两种句读不同的句子都是讲得通的。但按第一种来解释孔子的话,则与孔子的思想抵牾太甚。第二种虽略近孔子的思想,然此中“可”义模糊,解释者也有不透彻之嫌。但这第三句解释,诸位以为如何?”

两个解释就已经让天下人争论了几千年,结果这第三句一出,满殿大儒哗然。历来争论两派是当然,只要一派胜出,正确的结论也就有了,但是再出一个第三派就是糊涂帐了,就是圈踢的局面了。

朱由检却皱眉再次提出“但是小弟认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据此,可这样解释如果老百姓可以被支使,放任自由是不行的,必须加以引导。”

一群大儒当时被整的彻底的蒙圈了。

不管蒙圈的大儒,朱由检老气横秋的背着手,自言自语“如果这样解释,本王倒是更觉合理些,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照这种句读,这是孔子在自问自答。孔子说,老百姓可以放任不管吗?不。还是要进行教育。本王认为,这句更合乎圣人本心,有教无类,教化万民。”

大殿里一片寂静,当兄弟两个人从纠结的思考里清醒过来之后才发现,大殿里早已经没里大儒。

兄弟两个就互相望了一眼,带着一脸的迷茫,收拾了书本用具,一前一后背着手,默默的回了后宫。

重新回到了木匠工坊,两个人找了一个地方,随便的坐下,然后就呆呆的看着房顶,谁也不说一句话。

好久好久之后,天启长叹一声。

倒是朱由检先说了话“本来是大家遵循的规则,被这么一番胡乱的解释,却让人思想混乱起来,平白的生出了许多矛盾,这是天下之幸还是不幸?”

天启就再次叹息一声“上下几千年,突然间出来了这么一个妖孽,我不知道这对大明帝国来说,是咱们的幸事还是不幸。”然后心情莫名其妙的变得焦躁起来,站起身,背着手踱步“从这一点足可以看出,此人是无论如何也融入不了东林党或者是阉党的,成为一个孤臣,这是他命中注定的宿命,并不需要我去刻意培养。”

“如果将这个人培养成孤臣,是不是可惜了一些?”

天启就站住了脚步,神情沉重的反问了一句“有如此见识的人,我不一定能够驾驭,难道你能吗?”

朱由检就低下头沉思,这时候,再也不像一个孩子,反倒像一个暮气沉沉的老人。

天启就充满期待的看着他,没有打扰他的思考。

很久之后,朱由检最终还是轻轻的摇头“如此之人,哥哥都不能驾驭,我更无能为力。”

天启失望的叹息一声。自己承认才能平平,总是希望这个标新立异的弟弟,能够比自己强上百倍。而那个人的能力,绝对应该是天下难寻的,如果能驾驭得了,那将是天下大幸,而一旦驾驭不了,那就是天下的大灾难。天启真的渴望有所改变,如果能驾驭这个思想如此超前的人,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让他造福于民,那就是天下的大幸事。而一旦不能驾驭,脱离了掌握,那就是天下的大祸乱。但从弟弟的语气里就知道了,弟


状态提示:第277章 皇帝的看法--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