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军事历史>李逵的逆袭之路>第313章宰相了不起啊
读书人舒服,不用风吹雨淋,不用日日劳作,甚至连繁重的体力都不需要付出,等到金榜题名的时候,就是鲤鱼跃龙门的一刻。只要平日里付出打铁磨豆腐的力气来读书,不怕没有个好前程。

有这种愚蠢念头的人,基本上都是不识字的百姓。

读书人有很多,像宋江、吴用这样的,很多人穷其一生,却得来的是一个‘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感慨。

读书求功名,真要是如此容易,就简单了。

不是说花苦功就能有回报。

读书不这样。

全天下的读书人,每三年只有三百个幸运儿获得官身中进士。很多时候,苦读都是没用的。一来天分,并不是每个有能力供养读书人都会将子弟送去读书,家族之中就会选出最优秀的人去读书;其次,一县之中要出类拔萃就不容易,更何况是一州之地?

三年解试,就取那么十个人,谈何容易。

一旦错过,又是三年。

解试之后更是残酷的省试,省试之后取六百贡士,最后还要刷掉一半。

这其中的残酷,几乎让人无法想象。只有最有天分的年轻人,加上运气加持,才能在科举路上走通。

天分,刻苦,运气,缺一不可的大轮盘下,只有少数被眷顾的读书人才能最终走上官场。只是阮小二对读书有点想的太简单了,但李逵也不去说破,干脆也打发阮小二跟着李全一起读书去了。也就是一份束脩的事,花不了多少钱。让他自己感受一下,读书人的苦。

至于李逵和李云,自然有要紧的事要做。

省试第一步,在进入东京城就已经开始了。当年老苏为了苏轼和苏辙两个儿子,可是到处拜访名人,也要给儿子扬名,为的就是能够科举路上顺利。

李逵也想出名,但苦于没有好的门路。只好选择就近先拜访认识的几位大人,师叔祖苏辙是一定要拜访的,而且还要早。

打发街头送信的小厮去给高俅送信,准备商量着去给苏辙送点礼,走走门路。

改日,高俅如约而至,看到李逵和李云之后,高兴的从马上跳下来,跑到李逵面前,哈哈大笑起来:“你我兄弟终于聚首京城,今日哥哥做东,定要不醉不归。”

李逵急忙拦住了高俅的雅兴,对高俅道:“我们准备去师叔祖府上拜访,顺带送一点老家的特产。”

高俅听到要去苏辙的府上,脸色顿时垮了下来,左顾右盼道:“就怕老大人不方便啊!”

“我老师还在府上,有什么不方便的?”李云觉得高俅这厮一说到师叔祖就不爽利,顿时有点不乐意。

他心说:难不成爷们大老远的来,还能不让进门不成?

苏府门外。

李云对着府门气地之运气,嘟哝道:“有什么了不起?”

“不过是个宰相而已,还是副的。”

高俅附和道,他来之前就知道肯定会吃闭门羹了,反正这段日子,他很不受苏辙待见。如今连苏府的大门都进不去了,更是让他气恼不已,却又无可奈何,谁让自己文试不举之后,尝试了武试,还幸运的过了解试,可这最让苏辙看不惯,他高俅找谁说理去?

说话间,语气颇为酸涩。不过高俅是个乐天派,生气之后也不恼,笑呵呵道:“两位贤弟,京城是我高俅主场,今日高兴,带贤弟去好去处乐呵乐呵?”

说话间,眉宇间露出意味深长的表情,挤眉弄眼的颇为神气。

内堂,苏辙表情凝重的对家中管事问道:“人走了?”

“有了。”管事低眉顺眼地回答道,不过随后又担心道:“老爷,不过访客虽是高俅带来的,但拜访的是侄少爷,万一让侄少爷知道了,会不会不高兴?”

“哎,老爷我不想如此不近人情。可尧夫兄早些拜访,说过家兄徒孙李云是武举过的解试,加上一个高俅,我苏门已经有两人过了武举参加今科省试,这俩拔贡无望,更不要说参加殿试了。可要是李逵省试被黜落,按照家兄信中的意思,李逵多半也要参加武试。加上李逵、李云武艺高强,获得武状元也不难。得亏高俅武艺寻常,要不然我苏门将武科三聚首,包揽前三之势,你说老夫该不该慌?”

苏辙说完,躺在半榻上,长吁短叹。

:。:


状态提示:第313章宰相了不起啊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