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军事历史>三国之旌旗战八方>第二百四十五章 攻打的理由

看着柳毅那激动的表情时,刘赟不由得是点了点头,说道:“你这家伙不去演戏还真是可惜了,就凭你刚才的那番表演,怎么也能得个影帝回来。3≠八3≠八3≠读3≠书,.↗.o●你不懂我在说什么没关系,现在你最好听清我说的每一句话,你回去告诉公孙度,让他把张纯、张举以及袁熙和袁尚给我交出来。同时让他亲自来蓟县负荆请罪,如果他不来,那就等着被灭族吧。”

此时的柳毅在听到刘赟的这番话后,便知道这场战争已经不可避免了。让公孙度交出张纯、张举这些人来倒是没什么关系,但是想要让公孙度亲自来蓟县负荆请罪,那是绝不可能的事情,毕竟公孙度还不想死,所以柳毅在向刘赟行了一个礼后,便一脸苦涩地就退出了刺史府。

看着柳毅退走之后,刘赟立刻就下令道:“命张辽率五万大军出征辽东郡,同时命陈琳写一篇檄文控述公孙度的罪状,我要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公孙度收留反贼,并预谋。”

刘赟的命令传下去没多久,张辽等人就已做好了出征的准备。当刘赟站在点将台上对出征的士兵们是鼓励了一番后,才将一面战旗是交到了张辽的手上,同时他也下达了出征的命令来。

而就在张辽率军前往辽东半岛之时,一篇控述公孙度勾结异族、预谋的檄文也传遍了天下。当公孙度在看到这篇檄文之时,差点没气晕过去。说他收留张纯、张举以及袁氏俩兄弟的事情,他不得不承认下来,毕竟这几个家伙时常出现在他的府中,想否认都是不可能的事情。【≤八【≤八【≤读【≤书,.▽.o√而说他勾结异族,并预谋的事,他是打死也不会承认的。

如果没有刘赟的咄咄逼人,他又怎么会去找鲜卑人结盟呢,所以这一切都是那位摄政王把他给逼出来的。现在大军压境,公孙度也不得不选择了应战。

不过在应战之前,公孙度再次来到赤峰山,并对素利、弥加、厥机、沙末汗等人说道:“诸位首领,现在汉军已逼近了我昌黎郡,还请诸位首领助我一臂之力。等打退了汉军后,辽西郡和右北平全归诸位首领如何?”

听到公孙度的承诺,素利看了看其他首领的表情后,便点了点头说道:“好吧,既然公孙太守都这么说了,那我鲜卑一族便出兵建平道就是。不过你我两军所缴获的战利品,我们鲜卑一族要一半,这不过分吧。”

看着素利等人那贪婪的目光,公孙度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下来。现在他只想在打退了刘赟的大军后,便将自己的地盘是完整的保存下来。等到自己强大以后,再找那刘赟刘子安算账。

而就在公孙度返回昌黎郡时,素利的兄弟成律归就问道:“大哥,你打算出多少兵力去帮助那公孙度?”

听到成律归的话后,素利伸出了两根手指就说道:“两万大军足够拖住汉军的主力了,只要将汉军和公孙度的人马牵制在昌黎郡,那辽西郡和右北平将垂手可得。同时中部鲜卑的轲比能也派人来找咱们结盟,那咱们就派出人马去应付他一下吧。等到咱们占领了辽西郡及右北平后,上谷和渔阳咱们也可以收入囊中的,到时就只能委屈一下那位轲比能单于了,哈哈哈。”

素利的话顿时让弥加、厥机、沙末汗等人是明白了什么,只见弥加是献媚地说道:“素利王不愧是我东部鲜卑的首领,果然是智珠在握啊。只要那公孙度和轲比能与汉军拼得是两败俱伤后,咱们才能获得更多的利益,同时咱们还能在这幽州的地盘上是站稳脚跟。等到咱们兵强马壮之时,整个草原都将是咱们的地盘了。而素利王也将会成为我们鲜卑一族真正的王者,其威慑力也绝不再那檀石愧大王之下,到时我等重返弹汗山,而弹汗山的王庭也将会彻底掌控在我东部鲜卑的手里的。”

听完弥加的解释后,成律归等人这才恍然大悟了过来。当又有人问起该向辽西和右北平出兵多少的时候,素利毫不犹豫地就回答道:“建平道我东部鲜卑出兵两万,而抢占辽西和右北平的兵力将会是五万,至于与轲比能结盟的事情,我等出兵一万也算是尽到一份力了,大家明白了吗?”

就在弥加等人点头的时候,素利又继续说道:“出兵建平道的事宜就交给弥加首领来完成吧,你只需要将汉军拖在昌黎城下就行。而出兵辽西和右北平的事情由我亲自来统领,至于轲比能那里就由我的兄弟成律归去吧,你只需要与轲比能虚与委蛇就行。”

当素利在布置完出兵的事宜后,这才与大家是享乐了起来。而此刻张辽率领的大军已越过了辽东的边境,并直接朝兴城而去。

当公孙度在接到前方的战报后,立刻召来了众将说道:“你们无论如何也要给我守住昌黎城,等到鲜卑人的大军一到,就是我们的时刻。”

此刻的公孙度不得不收缩防线来阻挡汉军们的进攻,而张辽在轻松地拿下了兴城后,并没有急着向昌黎城进军,反而是询问起了探子,道:“你们可侦察到了我水军的动向,他们此刻是否已登陆了辽东郡。”

“回禀张将军,鲁都督的战船还有两日到达大蕉岛,一旦登陆成功,他们会直接向汶县和新昌发起进攻的,并一直攻到辽东城下。”

“那你们可侦察到了鲜卑人的动向?”

“回张将军的话,鲜卑人的两万大军已到达了建平道。但他们并没有去与昌黎城的公孙军会合。如果小人没猜错的话


状态提示:第二百四十五章 攻打的理由--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