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的时候,村长会每张桌子发十几个塑料袋,方便大家装剩菜用。一般会用塑料袋装菜的都是其他村的人,本村的一般都是直接用碗。

大堂伯娘把一块鸡腿肉放在陈白羽的碗里,“读书真的太辛苦,小五瘦了很多。多吃些。”

瘦了吗?

陈白羽摸摸脸,没有太大的感觉。

还是圆圆肉肉的。

不过,陈白羽知道,世界上有一种瘦叫‘家人觉得你瘦了。’

“小五,学校的饭菜是不是很难吃?听说,学校的饭菜都没有油水是不是?你堂哥之前校吃不饱,怎么也不愿意再去。”

当初堂哥的确是因为在学校吃不饱,而去广州打工的人回来说,去打工能吃饱,所以对堂哥坚持要辍学去打工。

不过,打工也好。

因为堂哥根本就不是用心的读书的人。当初,坚持考初中,是因为不想下田。后来,听说去打工能赚钱,还能吃饱,就毫不犹豫的去打工了。

现在的工作还不需要太多学历,所以堂哥暂时没有意识到学历的重要性。更多时候回觉得读书没用,还不如早些出去赚钱。

“读大学出来当老师,一个月也不过是几十块钱。我在广州打工,计件的,勤快些,一个月能拿一百多两百。”

不能说这个想法错误,只能说这是时代因素造成的目光短浅。

其实,也不算目光短浅。

因为即使几十年后,也有读书出来找不到工作的例子在。b大出来的去卖猪肉,去烤红薯,比比皆是。

当例外、个别不是主流。

不管什么时代,总不会却怀才不遇的人。

当不能因为某个怀才不遇的人就否定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读不读书,或许现在的差别不大。但五年,十年,二十年后,差别就是天壤之别。有多少人,在四十岁的时候后悔,当初没有好好读书?

所以,陈白羽很庆幸爸妈的长远眼光,坚持送他们兄妹去读书。即使苦,即使累,也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

“这个扣肉炸的好。小五不喜欢吃肥,瘦得扣肉太柴,这个半肥瘦最好。”

在大家都喜欢肥肉的时代,陈白羽是个奇葩,一点点肥肉都不吃。但在农场,买肉一般是肥肉。

即使不是肥肉,也不会全部是瘦肉。

每次吃猪肉的时候,阿妈总会咬掉肥的,把剩下的瘦肉给陈白羽。

阿妈每次都会笑话她,从小就挑剔。

“小五,在学校还能考第一吗?小二和小三也多吃肉,一个个的,都比猴子瘦。”大堂伯娘是个很不停的给陈白羽三姐妹夹菜。

陈白羽有些懊恼,“不能考第一。考了全班第三。我下次会争取考第一的。”陈白羽觉得为了让大家高兴,她下次也应该考个第一。

不过,真的好难。

“读书就要考第一。第一好。小五下次考第一。”大堂伯娘又给陈白羽夹一块扣肉,“多吃。”

陈白羽点点头,“好。”

有些无奈的笑了笑,“我下次考第一。”

二姐三姐看了陈白羽一眼,她们可没有这样的本事,只能低头吃饭,拒绝被拖下水。

“小五,来,这是你最喜欢的鸡爪子。”

“堂伯娘,我自己夹菜。”

农场的人就这样,喜欢给别人夹菜,没有卫不卫生的说法。

如果家里来了客人,就会不停的给对方夹菜,表示欢迎和喜欢。

陈白羽记得上辈子,家里穷,能吃的菜少。一个月能有一次肉就已经是很幸福的好日子了。

有一次,米公来家里做客,阿妈没有买到肉,只能给米公炒了几个鸡蛋。米公希望把鸡蛋留给他们几个孩子吃。

阿妈不停的把鸡蛋夹给米公,米公又把碗里的鸡蛋挑出来给陈白羽几兄妹。

几块鸡蛋夹来挑去的,最后散落在地上。

当时,大家眼睁睁的看着落在地上的鸡蛋。

那时候的陈白羽不懂事,直接‘哇’地哭了出来。那时候,她因为身体不好,爸妈宠着,哥哥姐姐让着,有些娇气。

米公哄着陈白羽,还趁着阿妈不注意的时候偷偷给她一分钱,说让她买糖。

拿着一分钱的陈白羽,终于不再想落在地上的鸡蛋了。

米公吃过饭回家去了,陈白羽却看到阿妈把地上的鸡蛋捡起来,洗干净,然后用来给她煮鸡蛋粥。

喝粥的时候,陈白羽还能吃到沙子。

但那鸡蛋的味道却让她记录一辈子。

那是家的味道。

在后来的很多年,陈白羽每次卖鸡蛋的时候都坚持只要土鸡蛋,但再也没有遇到过曾经的味道。

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每次,她说鸡蛋不好吃的时候,没有家的味道时,闺蜜就说:现在卖的都是人造蛋,哪里会有‘家’的味道?再说,你所谓的家的味道,不过就是鸡屎的味道而已。

“小五,多吃。”堂伯娘又给陈白羽夹一块肉,陈白羽的小碗已经有好几块肉了。

看着已经冒尖的小碗,陈白羽都有些不好意思。

“小五就是吃太少。已经12岁了,还没有长高。”

可能天生是个矮子的陈白羽很受伤,她已经很努力的在增补营养,在锻炼了,为什么身高就是上不去?

“小五,要多吃肉。吃肥肉才能长高的。你看二姐三姐,一个个都比你高。”

大堂伯娘说的不错,两个姐姐都不算矮。在广东,姐姐的身高已经算是高挑了。

姐姐像阿妈,属于身材高大


状态提示:143,拍照--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