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军事历史>大明墨客>第0031章 积善之家

郑根硕很顺利的成了郑家的长工,因为生哥儿他娘笃信佛,生就了一副菩萨心肠,见不得疾苦。

村里人是羡慕大个子的,能有生哥儿家收留他,这或许是他这辈子最好的造化了。

现在他的生活可比跟随哥嫂一起的时候惬意多了,郑家的门房是他目前的栖息地。

比之他之前狗窝一样的房子,可是强上不是一星半点的,这都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

另外生哥儿是个不喜邋遢的,就见不得蓬头垢面,油渍麻花的人。

是以,大个子经过郑长生的整治,现在一改往日里脏不拉几的形象,换上了新麻棉衣。

就连指甲里的黑灰都不见了,头发上那些往日里到处乱爬的虱子也消失无踪。

这货每天驮着生哥儿上下学,走在村中的大街上,神气着呢。

郑长生是挺不习惯被人当爷一样伺候的,可是无奈,你拗不过啊。

之前如小七,现在如大个子。

不让他驮着的话,就耷拉着脸,没精打采的,说话做事都畏首畏尾,还以为主家不喜他。

这个时代的人受封建思想的毒害深矣,想要立竿见影的转变那是不可能的。

郑长生只得用温水煮青蛙的方法,徐徐图之。

温水煮青蛙虽然见效慢,可还是有效果的。

大个子刚来的时候,吃饭都端着碗蹲到门房里。

可是现在已经习惯了和主家在一个桌上用餐了,这就是一个不小的改变。

要想一下子改变几千年来等级制度的影响、上下尊卑的观念,

可不是一件简单的工程,慢慢来吧。

日子是一天天的过,郑长生每日里除了骑在大个子脖子上,上下学堂以外,就无所事事,闲的他五脊六兽的。

今日老族长早早的就来到郑家,喜笑颜开的言明:“县尊大人即将前来验收徭役工程,并且要为李秀英的捐款筑路、修桥的善举赐匾。”

呃,这可是大喜事啊。

一县之尊的知县大老爷,亲自前来赐匾,这可是要载入县志,是要流芳千古的哟!

李秀英麻了爪,一时间手足无措,不知该怎么办。

不要嘲笑她没见过世面,这个年代的民和官那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阶级。

官员代天子牧民,在百姓面前那是有着绝对权威的。

就举一个例子,拿民告官来说,不管你对错,先打一顿杀威棒再说,官威之盛就可见一斑了吧?

作为人民公仆的后世官员制度,是这个时代的人根本就不能想象的。(大唱赞歌,嘿嘿)

寻常升斗小民,见到官员的仪仗都忍不住心惊肉跳的要下跪,就别提掌管一方百姓的县尊大人亲自登门了。

小七和大个子在母亲的指挥下,洒扫庭院,擦洗桌椅板凳忙的是不可开交。

郑长生在母亲的督促下,换了一身新衣,还嘱咐他不要乱说话。

真的很感慨,他没想到这年头,县太爷在百姓心中是如此的高不可攀。

怪不得那么多人挤破了脑袋往士大夫阶层钻,一旦当了官那可真他娘的威风。

明初,老朱还是很务实的,规定京官三品以上方可坐轿,其余全部骑马。

郑长生真的很想骂娘,那些影视剧中的狗屁脑残编辑误导老子啊,奶奶的,你就不能查查史料在瞎编乱造?

周明通头戴黑色的乌纱帽,一身青色官服,威风凛凛的骑在马上,官帽上的两个鸟翅膀上下忽闪着。

前呼后拥呼呼啦啦的一群人,后面有两人身披大红,抬着一块红绸覆盖的匾额,吹吹打打的向郑家走来。

在老族长的带领下,所有人都跪下迎接。

郑长生虽然极为的不耐烦,国人下跪的陋习,跪的久了,奴性就出来了。

但是他左右不了大局,也只得入乡随俗。

周明通三十多岁,面色黢黑,在金陵之时人送绰号黑面包公。

原本他是御史台的从六品言官,由于其言辞犀利,刚正不阿,而且嫉恶如仇。

后被老朱看重,授以正七品掌印县太爷的实缺,下放历练,代天子牧金宁县。

一年来金宁县在他的治下,也算是有声有色。本想着吏部考核会有优呢,可是谁料想却出了个拐子人命大案。

心情郁闷之极的时候,郑家村的徭役工程结束,主管县吏上报为优,他这才算是有点笑模样。

毕竟这也算是他的政绩,而且听说这次的徭役工程的五百多人吃喝费用,全部是由本地富户无偿捐助。

实则已经远不止五百人了,说是整个郑家村的人都来吃大锅饭也不为过。每家每户都有青壮服徭役,家里的婆娘轮着班的来伙房帮忙。

在加上孩子,老人的吃喝,李秀英所拿出来的十贯钱已经所剩无几。

是以,周明通决定大肆宣扬一番,以彰其德行。

匾额上书四个大字“积善人家”,乃他亲手所书,着匠人刻制成匾。

挂在郑家的大门上方,这荣耀给的不可谓不大。

国初定,民生多艰,可是乡绅富户也不在少数,但是却没有一个有郑家娘子这般为国效劳,为民谋福之人。

经过这一表彰,相信别的想要县太爷赐荣耀者,一定也会依葫芦画瓢,每个地方有一个这样的善举,那自己的治下,想不太平富足都难,自己的吏部考优还会是问题吗?

用一副亲笔题名的匾额,换一个当政者优的考语,那太划算了。

郑长生看着激动的泪花泛起的母亲,他都不知道怎么说


状态提示:第0031章 积善之家--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