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传,夏初时期(前2000左右),神界地气异变,神树爆长万丈,根系如垂天之云,深入盘古之心,盘古之心辐聚周边土石,逐渐扩大,形成悬空之山,是为“蜀山”。

春秋末期(前700左右),蜀山附近地气特异,灵力极强的异象被一些方士发现,蜀山也成为传说中的仙山。开始有修仙之人在这里结庐修炼,但此时并没有形成一定的宗派,各人的修炼方式也各不相同,全凭自悟。其间有少数人成仙,多为“尸解”,偶然的成分很高。

东汉时期(100),蜀山修仙人数空前繁荣,最多达数千人,分成数百小门派,各自都有一套独特的修仙方法。各门派宗旨不同,但多数都和道教的宗旨有一定联系。同时,蜀山妖类修炼活动频繁,人类才真正开始了解到世间有“妖”这样一个种族,蜀山有相当一部分修士以斩妖除魔为己任,认为这样可以积德升仙,蜀山剑侠渐渐出现在民间的传说中。

东汉末(200),蜀山各门派矛盾争端不断,在“仙剑派”的倡导下,蜀山修士在蜀山绝顶上召开大会,形成一个蜀山各门派的联盟“蜀山盟”,同时在蜀山绝顶建立总部,形成日后蜀山派的雏形。

东晋时期(400),蜀山各门派逐渐归并为十几个门派,最大的“仙剑派”人数已经有上百人,而蜀山中还有不少独来独往并不属于某个门派的修仙之士。各种修仙方式也逐渐完整。当时主流的方式是炼丹服饵,而仙剑派的内功修炼被认为是效果不彰。

南朝梁武帝时期(500),因其信奉佛教,斥蜀山为邪魔外道,招集无数高僧、法师上蜀山修建佛塔,“蜀山盟”奋力抗争,梁武帝人马惨败。经此一役,“蜀山盟”元气大伤,很多以炼丹服饵,僻谷食气为修炼方式的门派因战斗力不强几乎灭门,而仙剑派因法术高强在此役中立下大功,当时仙剑派掌门统合“蜀山盟”十几个门派,成立了“蜀山仙剑派”,简称“蜀山派”,同时在锁妖塔周围大兴土木,蜀山派正式形成。

此后,蜀山剑仙基本上以蜀山仙剑派为主流,修炼方式注重内功和剑术,修仙求积德而不求升仙,积极入世斩妖。同时,也不排斥其他门派的修炼方式,积极搜集和保存各类修仙方法。

然而,世事无常,世间之物本无永恒。

蜀山一脉的气运终抵不过天道的轮回,盛极而衰,从极尽的辉煌中走向灭亡,直至最后消失在这片天地之间,导致其落幕的根本原因至今成疑。有人猜测是因为有些剑仙妄想与天地争寿,从而引来了天罚;也有人说蜀山之人已寻到更高的修仙之法,白日飞升,遁入另一个更高层次的空间。

总之,众说纷纭。

随着时间的流逝,蜀山一脉消失的原因更加被人评论得五花八门,一度成人那个时代最热门的话题。

无数年后,因为没有了蜀山的震慑,天下妖魔四起,祸乱人间,无数新秀门派迅速崛起。后更有势力壮着胆子偷偷潜入蜀山,欲得其无上修仙之法。

当时曾有智者发下预言,言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福也蜀山,祸也蜀山,九州必将大乱!

果不其然,在接下来的数百上千年的时间里,终有人寻得部分蜀山修仙之法,结果却引来无数人和势力,或是妖魔的争夺,最终导致天地染血,九州悲鸣。

在这个杀伐的乱世之当中,人如草芥,命薄如冰,血未竭,悲莫停!

在此末法时代,天道轮转,九天十地、六道苍冥,尽皆在潜移默化之中进入又一个大轮回,重划属地,再立空间,欲破而后立,沐火重生。

大破灭后不知又过了多少岁月,天地气运全面复苏,万物生灵心有所感,膜拜上苍。

又一个大时代至此拉开帷幕!

无数年后,中州,人间界!

在这片神州大地上,以武为尊,以力称雄,纳元始之气,夺天地造化,强者生存,弱者亡。

然而,有那么一个人,确切点说是一个似神一样的人物,哪怕战败战死,身消道殒,人们依然视其为不朽的英雄,他的事迹,哪怕历尽千万载岁月也未曾被人遗忘,其名曰:神尊玄天宗。

后世之人为颂其功德伟业,立庙安堂,更亲切的称其为‘白虎圣君’,时至今日,‘白虎圣君’的宗祠庙堂遍布天下各地,香火鼎盛,受万灵世代供养。

中州,一方沃土,又被称之为中原,乃是现时期人间界最为古老而神秘的国度,甚至于强大到可以以一己之力震慑四海妖邪、域外蛮夷。

其东北部有一地,名为幽州,辽西郡便是其所辖地区之一。

此地东接辽东郡,西为右北平郡,南邻苍海,北踞匈奴。其下有一小镇坐落于巫山角下,名为冀北镇。镇子里有一座当地颇有名气的酒楼,名为聚闲楼。

此刻,酒楼内一位说书先生正在神采飞扬的讲述着一个千万年来不知被讲了多少遍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正是受世人所称颂的‘白虎圣君’,神尊玄天宗。

“话说,当年神尊与魔尊大战七天七夜,打得是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这个故事很多人都有听过,有的人甚至于听过不下十遍、百遍,但就算如此,客人们依然听得津津有味,面带敬意,就连在窗外偷听的两小乞丐也显得规规矩矩。这是所有人发自内心的敬意,因为大家都清楚,如果当年不是这位‘白虎圣君’护佑中州,而今的中州大地很可能已


状态提示:引子--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