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酒席开始。

谭瑶准备的酒席,是席面中的上等。

村民一边吃饭,一边讨论席面。

有好信儿的去了酒坊那边,见吃的都一样,便放心的坐下,说说笑笑。

丁现从喜房出来,刘铁杠眼尖,看到了。

嚷嚷着把人叫过来,丁珏、张春喜都去到了丁现身旁。

丁现这一年多在商队混的能喝一些。

不过他还得洞房,不能喝的太多。

丁珏是滴酒不沾,不过是充数,主要还是张春喜。

大家一看是徐二年的表弟,嘻嘻哈哈喝酒的喝酒,拼酒的拼酒,十分热闹。

这个时候,长辈们就不好说话了。

丁文海虽然心疼孩子,但却一句话都不能说。

只要别太过,就成!

扫了一圈,跟媳妇儿交代两句,就去了酒坊那边。

那边招待的,都是生意往来、商队往来的人。

刚才一直都是大哥跟妹婿招待,他作为新郎官的父亲,也得露面才是。

院子里热热闹闹,少个人还真看不出来。

丁琬再旁调度,哪桌缺了什么菜,哪桌还需要添置什么。

大家忙得热火朝天,村民吃的不亦乐乎。

半个时辰后,丁文江几人回来,酒坊那边的席面撤了。

这边还有几桌,三个人坐下,陪着赵刚他们聊天、说话。

丁琬又给上了一坛子果醋,放下后,说:

“喝点,解解酒。”

每人倒了一碗,然后去一旁忙活。

蒋文平看着忙碌的丁琬的背影,轻叹口气,道:

“这琬儿是咱们看着长大的,这孩子要是真这么继续守寡,可是太白瞎了啊。”

丁文江喝了口醋,摇摇头,说:

“孩子大了,有自己的选择,我这做爹的,管不着也管不了。”

赵刚闻言,赞同的点点头,道:

“是啊,琬儿是个有主意的。如果不是他,我家那事儿还不知道啥时候能解决呢。”

话落,隔壁桌的赵海林跟赵海桥,纷纷低下了头。

不得不说,这分家之后,赵岩小两口就是蜜里调油,感情特别好。

晨起小媳妇做饭,赵岩起来劈柴,出去薅草。

吃过早饭,小媳妇在把夫君送出家门上工,然后回去剁菜、喂鸡,洗衣服。

中午给自己做口吃的,对付对付,晚上再做好的。

至于赵家老宅这边,又回到了以前,不过洗衣、饭菜,少了两个人,也相对轻松。

再加上两个闺女,也都让他们干活儿,赵家现在才算的上是其乐融融。

丁文江也了解这些,看着赵刚满足的样子,道:

“您老高兴就行!我还怕您怨我们呢。”

“怨啥,不怨!不能够。”赵刚忙不迭摇头,长叹口气,又道,“感激你们都来不及呢,不会怨的。”

吃过席面,丁家起身把人送出去。

谭瑶看着定家二老疲惫的样子,道:

“爹,娘,我让婆子送你们回去吧。”

虽然老两口啥都没有做,可他们起早又紧张,是挺难为的。

老人家也逞强,点点头,答应了。

常婆子跟小厮过来,一人扶着一个,出去了。

柳氏娘家这边的人,初六下午到的,今儿也得回去。

本想在留一宿,可是明儿他们也得走,多一宿、少一宿,没有任何区别。

帮把娘家人送走,转身就看到公婆从院里出来。

急忙走过去,微微福身,道:

“爹、娘,回去啊!”

丁母点点头,深吸口气,说:

“老了,不中用喽。起个早,忙活一上午,就累得哪哪都疼。”

柳氏叮嘱常婆子路上小心一些后,便折返回了二房院子。

都吃差不多了,捞忙的已经开始折菜。

这一次,倒真看出来村里人不亏嘴了。

如果是以前,就这样的席面,必然给你吃的就剩汤汤水水。

再看现在,丸子啥的还有那么多,扣肉、肘子,也剩了不少。

谭瑶看着丁琬,笑眯眯的说:

“大家能有今日,都是你的功劳啊。”

“哎哟,二婶儿可别这么说。”丁琬急忙摇头,“我不过是自己赚钱,顺道给大家一个赚钱的机会罢了。”

谭瑶笑着“嗯”了一声,没有说话。

青明媳妇儿听到这话,不依的说:

“那可不是啊。妹子做的可太多了,我们都很感激呢。我跟青明来的时间不长,可做工到日子发工钱,我们手头宽裕,过得就不以前好太多了。我们都是如此,一开始就在酒坊上工的,还不得更是?”

“可不嘛,我们现在都打算给孩子置办地了。这样他们成亲,直接分家,连地都给出去。”铁杠媳妇笑眯眯的道。

大家闻言,就当听笑话,“咯咯……”笑出了声。

菜折的差不多了,厨娘那边又张罗了一桌席面,捞忙的一起吃。

香桃这个时候才露面,挨着丁琬。

刚才人多,她不喜,就一直都在徐家呆着。

还是谭瑶打发小玮过去喊得。

吃饭的时候,铁杠媳妇看着丁琬问:

“你啥时候走啊?”

“我明儿走。认亲完不吃饭,直接骑马去县里。”

“哟,你会骑马啊!”铁杠媳妇惊讶的道。

其他村妇也都惊讶的看着她,仿佛听到了什么惊天大新闻一般。

当然,会骑马的确是个很新鲜的事儿。

在农家,谁家添头大黄牛都是新闻,更别说骑马了。

状态提示:第641章 孩子大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