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军事历史>异时空之谋士风云>第一零二章 御史城
何必非要我来做!许靖啊,我的许贤弟!你明知我的心思不在这上面,又何必多事啊!”

御史城的老老少少五千多人聚集在城门外目睹这封闭了十多年的正门徐徐的打开,随着内外两扇门的开启,阳光照射穿过阴暗的城门洞,一面石碑醒目而立,上书四个大字‘官逼民反’。

“御史城门内的石碑上竟然刻的是‘官逼民反’?”坐在太上皇御赐的马车上晃悠的李良十分诧异的说。

当日在取得慧宗授权后,李良就着手准备平叛和击退来犯之敌的准备了。当然,那天养心殿的御前会议结束后,慧宗、李良以及郑天虹又单独开了个小会,至于会议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一直是个谜。而原本对兄长将大权交给李良的长公主殿下在小会之后是全力以赴的配合李良。不过据说私下里郑天虹倒是经常低声的自言自语道:“凭一叶而知秋!这个人实在是太可怕了,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回到家里只住了一天,李良就告别了夫人冯玉如带着一干人离京而去,目的地就是御史城。

赶车的是李忠兄弟,护卫在车驾前后的是以柳红缨和罗托为主的五百护卫。

李良歪靠在舒适的车厢里,陪他说话的正是无尘院三大主事之首同时也是他的文案许靖。

许靖道:“是的相国大人,这几个字和门前的对联一样,都是高祖皇帝御笔亲书的。全大唐至此一处,其他地方再没有高祖皇帝的墨宝了。”

“墨宝?”李良看了一眼手边镇国金锏上高祖皇帝歪歪扭扭的‘墨宝’不由得笑了起来:“这么难看的字也叫墨宝!幸好他老人家留的墨宝不多,否则实在是……。”李良微微摇了摇头把贻笑大方几个字留在了肚子里。

“继续,御史城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许靖想了想道:“除了城门、对联、石碑之外,御史城还有很多与众不同的地方,其中之一在这里居住的人管老百姓聚众谋反不叫造反、也不叫叛乱,而叫起义!”

“起义?”李良陷入了沉思之中。

内部的叛乱和外敌的入侵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社会动荡,在长公主郑天虹和相国李良的共同努力下很快得到了遏制,出现叛乱的地域被严密的监控了起来。大唐境内的大部分地区已经趋于平静,而这种平静和御史大夫的任命竟然有很大的关系。当百姓得知象征御史大夫就任的御史城正门从新开启的消息后,很多老人竟然喜极而泣。

这些平静只是表面上的,大唐的行政机构和军事机构同时高速的运转了起来。各地的官员陆续接到了安抚百姓和处理叛乱地区善后的公文,所有的军队都按照兵部的指示行动了起来。不过大规模的调兵似乎并没有出现,除了靠近丰、卫、燕三国的兵马有所调整外,其他地方的军队完全是在为平叛服务,而新皇帝的登基大典也在有条不紊的准备着,似乎突破了边境关隘的百万大军不存在一般。

大唐如此怪异的动作同样也给丰、卫、燕三国联军的统帅们带来了深深的困惑。

连山关是燕、唐两国之间的一个重要关隘,过了连山关就是一条通途,广阔的平原呈现在了燕国大军的面前。

燕国大军的统帅郝黔紧锁着眉头伏案沉思,他不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郝黔是曾经是燕国皇室的旁系,按照宗室的族谱来算他要叫先皇一声兄长,不过那个‘曾经’已经是很久以前的老皇历了,如今的燕国皇帝是郝黔的亲儿子。

很多年以来,燕国除了皇族郝氏外,一直存在有六大家族,而这六大家族中以豪门安氏最盛,五十多年前安氏一族掌握了燕国的朝政,权倾朝野无人能比。在他们主政的四十年里,燕国的皇后一定是安氏的女子,而燕国的公主嫁的也都是安氏的男丁。如果遭此发展下去,安氏很快就可以取代郝氏政权称为燕国的皇帝,可惜安氏错估了形势,他们在打击郝氏皇族的同时顺手将把六大家族给灭了一半。而剩下的西门、欧阳两大家族在兔死狐悲之下开始对抗安氏。

就在双方斗的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得时候,膝下无子的先皇突然病逝了,皇后安氏及其家族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决定从宗室子侄之中选一个人来继承皇位,而郝黔那年仅四岁次子郝昃就成了最佳的人选。除了因为郝昃年级小方便控制之外,还是因为他的父亲郝黔是一个落魄的皇族。

落魄到什么程度呢?一个皇族非但要依靠挑着担子走街串巷贩卖杂货来维持生计,就连担子上的货物有很多还是赊来的。这样一个傀儡本应该十分的放心,可惜的是安氏一族的如意算盘却打错了,他们不知道赊账也是一种本事。郝昃登基之后,郝黔用他赊欠商品和走街叫卖兜售货物的口才说动了皇族、西门、欧阳三家联手出击,一夜之间将安氏灭门。

当安氏一族上万人的脑袋落地后,郝黔成了执掌燕国兵权相当于大将军的亚君侯;西门家除了接管了许多官职之外还得了未来的皇后必然会是西门家的承诺;欧阳家的好处自然也不会少,在分得了一定份额的官职外,欧阳家的小姐和郝黔的长子郝无忧定了婚。

要说郝黔此人的志向还是很远大的,在铲除了安氏使皇族重掌了朝政后,他给自己定的下一个目标是要改变中原的局势,在他有生之年即使是不能统一中原,也要让他的儿子——燕国皇帝郝昃不再受粮食的困扰。而要实现这个目标,那么首先就


状态提示:第一零二章 御史城--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