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扶苏断案

这时扶苏公子来到这里,候文赶紧过去迎接:“卑职候文拜见扶苏公子。”

扶苏说:“候大人快快请起。”

扶苏看到大堂外几人围着一具尸体议论纷纷,于是扶苏好奇地指着那句尸体问:“候大人,这是什么情况?”

候文说:“公子,几名渔夫在泌河河岸上发现了一具尸体,他们说这尸体的面容很像失踪的太守大人。”

扶苏有些震惊:“什么?失踪的太守大人死了吗?着是他的尸体?”

候文说:“还不能确定此人到底是不是失踪的太守大人呢,尸体面部浸泡数日,面目全非难以辨认。

而且死者身穿平民布衣,无任何身份凭证,实在蹊跷。”

扶苏跟着候文过去查看尸体情况。

扶苏仔细查看尸体的情况,发现一些端倪,于是喊仵作过来尸检。

剥下衣服,扶苏发现有一些淤青,都已经发黄了变淡了。

一顿操作之后,扶苏叹了口气说:“唉,太守大人是被人谋杀的。”

众人震惊,候文问道:“公子,您是怎么看出来的?”

扶苏说:“首先可以断定,死者就是失踪的南阳郡前任太守李广武。

本公子曾经与李大人接触过,知道李大人曾经受过伤,右手手臂上有一道半尺长的疤痕。

我刚才特意观察了他的右手手臂,果然形状和长度都符合。”

说罢,扶苏把死者的右手手臂抬起来给大家看。

果然上面有一道半尺长的刀疤。

扶苏继续说:“本公子也是知道李大人生活奢靡,这种打着补丁的衣服他无论如何也不会穿的。

既然可以断定是失踪的李大人,可他却穿着打着补丁的衣服,因此我断定一定不是他自己穿的,一定有人刻意为李大人换上了这么一套衣服。”

郡丞问道:“会是谁要这样做呢?”

扶苏说:“是有人要谋杀李大人,怕尸首被发现,因此给他换上了平民的衣服,投入河中。

这样被冲到下游后,即使被人发现,也可能已经被水浸泡地面目全非了。

那个时候,大家就只会认为这只是一个不慎失足落水的普通百姓而已。

可是没想到即使泡成了这个样子,还是被辨认了出来。”

郡丞又问:“确实有道理,可是公子您是怎么断定李大人是被人谋杀致死的呢?”

扶苏指着尸体脖颈处的淤青说:“诸位请看,李大人脖颈处的这道淤青,就是致死的原因。”

仵作作证说:“扶苏公子说的没错,经过尸检,死者脖颈处的这道伤是致命伤,死者是在落水前就已经被杀死了的。”

扶苏说:“凶手杀死了李大人,并抛尸泌河。仵作先生,可以判断脖子上的伤是如何造成的吗?”

仵作解释说:“初步断定,应该是普通麻绳勒出的痕迹。”

扶苏说:“至于是谁干的,暂时还不得而知。

通过尸体被浸泡的程度来看,死者已经死了五日了。”

候文说:“这不对呀,李大人十天前就已经失踪了,据说当时李大人突然消失的无影无踪。

由于组建战后恢复劳工团的事比较急,因此朝廷调卑职来郡城担任代理太守一职。”

扶苏问道:“候大人您是六天前上任的,这也就是说,在您上任以后,李大人还是活着的,还没有死。

只是李大人仍然毫无踪迹,直到五天前,李大人惨遭毒手,被抛尸泌河。”

候文说:“卑职刚刚批阅政务时,得知昨日大雨导致泌河一处河段的堤坝被冲毁,造成了规模不大的小型洪涝。

李大人的尸体应该就是昨夜大雨时,被冲到下游的。”

郡丞点了点头说:“应该就是这样,发现尸体的地方刚好在那处损毁地堤坝下游五里处。”

候文说:“五天前南阳城内确实发生过一件事。”

扶苏好奇地问:“哦?发生了何事?”

候文说:“卑职刚刚上任一天,刚安顿好,就去城中探查民情,了结当地的情况,方便卑职开展工作。

卑职发现有几个黑衣人在劳工团营地附近徘徊。

卑职以为是影组织的人,于是亲自带人跟踪。

这几名黑衣人换上百姓的衣服,进入郡城,在城中的春雨楼酒馆中就没了踪迹。”

扶苏说:“春雨楼酒馆?对了,泌河穿城而过,而春雨楼酒馆刚好临近泌河。

莫非失踪的李大人一直都在春雨楼?之后被杀害,顺手抛尸泌河。”

候文说:“卑职带人进入春雨楼,卑职当时也是身穿百姓的衣服,微服私访体察民情。

竟然被春雨楼的掌柜的一眼认出。”

扶苏疑惑道:“春雨楼的掌柜的认识您?”

候文说:“可卑职并不认识那掌柜的啊,卑职初来乍到,以前从未来过春雨楼。

可那掌柜的居然张口就说‘呦,这不是新来的太守大人候大人吗?怎么穿着粗布衣呀?’

卑职正问那掌柜的是如何认出卑职的,那掌柜的解释的含糊不清,引起了卑职的怀疑。

为了不耽误时间,卑职直接表明身份,带人立刻搜查那几个人的下落。

可找遍整个春雨楼,就再也没找到那几个人。

之后卑职就一直暗中安排官兵便衣监视春雨楼,可到现在为止也没什么异常了。

卑职认为,那酒馆是影组织的窝点。”

扶苏问道:“这是为何?”

候文解释道:


状态提示:第242章 扶苏断案--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