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军事历史>我在春秋做贵族>第340章 :智氏新动向

第340章智氏新动向

在民族大义和国家情怀还没有出现以及得到普及的年代,不是让生活变得更为艰难,其实大多数人根本不会在乎头顶上的统治者是谁。

事实上也是那样,统治者离普通人太过遥远,一辈子都不可能发生接触,只有生活的好坏才是跟普通人息息相关。

在那种现状之下,觉得日子过不下去,信不信人人都期盼着迎来大变局。

毕竟,日子真的过不下去了,也许换个统治者能得到什么改变?反正不会是更差了,不是吗?

换做是生活得富足,还有更多的盼头,人人都会成为在任统治者的拥护者,守卫的其实不是统治者,是他们自己的美好生活!

灌不是晋人的出身,来自齐国的东莱区域。他曾经一无所有,乃至于变成了一个奴隶。

现在?灌有了自己的房屋,名下还有了两百亩的土地,并且成为了一名“士”了。

这一切并不是凭空得来。

灌在八年前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齐人,还因为不是家庭里的长子,注定在成年之后拿上少到可怜的东西离开生养的家庭出去自生自灭。

那是嫡长子制度下的规则,长子天然继承父辈的九成九家产,非长子则是在成年之后需要离家几乎从零开始奋斗。

不太好说那样到底公不公平,也不是所有为人父母者都坐视次子等子嗣自生自灭,知道生活艰难还是会时不时接济一下的。

知道刘季为什么四十多岁了还不成家吗?因为他知道以当时的制度,结婚之后自己作为老三没有分得家产的可能性,本身没有创下什么事业,不结婚就能理直气壮待在家里继续吃吃喝喝了。

一些从不分家的人,所有的家产都归纳在一个人的名下,有相当数量的族人一再创造财富,哪怕没有滚雪球一般地壮大,想要衰败除非是碰上大变局了。

反正吧?灌在成年之后就离家,伙同一群同样非长子的人混日子。

当代一般都是那样,没有资格分到家产的成员,他们出去之后会跟身份相似的人聚堆,会做什么就有点不好说了。齐国像这样的人,他们会选择去一些大城市,要么是卖身给予某个家族,不然就当街溜子。

某种程度来讲,齐国因为经济产业发达的关系,社会体系远比其他列国要复杂一些,非长子到底有什么出路,走在了列国的前面。比如雇佣制已经在齐国产生了。

大多数的列国,他们处在一种比较保守的宗族社会,次子无法继承财产就不选择分家,一个家庭众多的兄弟可能就独一个能结婚了。

一个家庭的好多兄弟只有一个能结婚这种事情,很多人可能无法理解,然而在很久以前的诸夏大地却是一种常态。

灌跟老大的家离得并不远,实在没吃的也能去吃喝,就是分家就真的是分家,吃喝可以,拿点什么玩意也行,但就是回不到从前了。

灌会成为一个奴隶,不是他有资格上战场,更不是自不量力去找晋军的不痛快,纯粹就是人在路边坐,祸从天上来。

简单点来说,他以及小伙伴看热闹,看得自己成了热闹的一部分,全村都被晋军打包带走了。

灌原以为一辈子就是奴隶了,侥幸能有子嗣也会是奴隶,世世代代都会是奴隶。

当然了,绝大多数奴隶不可能有后代,他们的不幸会被终结在己身。

灌的幸运之处在于被分配到了智氏,更幸运的是智氏正在接受智瑶的改革,奴隶可以依靠勤劳恢复自由之身,获得自由身以后变成有资格成为辅兵,可以跟随大军出征,累计功劳获得成为士兵的资格,或是撞大运立下功劳成为士兵。

为什么一直强调士兵的身份?晋国就是这样,想出人头地必须拥有纳赋的资格。

在智氏治下的话,获得纳赋资格远比在其他家族显得更加重要,一切只因为立功,哪怕是再小的功劳都会获得奖赏。

智氏的奖赏不是针对绝少数人,比如某个谁一跃成为拥有城邑的大夫,获得令人羡慕的赏赐。前置条件是这个人的看似落魄,其实祖上绝对阔过。

“真是幸运的一群人啊!他们还不知道自己的幸运,以为变成我家的治下一员非常不幸,我必须告诉他们自己的经历啊!”

灌这八年过得非常充实,从奴隶变成自由民,获得成为辅兵的资格是再次改变自身命运的另一个人生转折点。

在灭卫之战的时候,灌尽管只是一名辅兵,却是获得了参与清扫卫人村落的任务,协同战兵攻占一个村子时,杀掉了抵抗的三个卫军,一下子就此翻身了。

目前,灌已经是智氏的一名“士”,得到了在“谭”地的两百亩土地,同时也成了一名村长。

当然,村长就是一种代称,正式的职位就是“胥”,下面还有“皂”。

灌并不是孤身一人来到一座齐国的村庄上任,还有七人同行,他自己担任村长,其余人分别就任劝农、水工、捉守等职位。

前来就任的人之中,以出身来论的话,有晋人、齐人、楚人和郑人,他们现在只有一个身份,也就是智氏的一员。

因为灌一口地道的齐国口音,还是能够轻易瓦解当地齐人的戒心。他再主动提起自己的出身,讲述曾经的经历,再提现在的改变,有太多的事实能够作为证明,真的就是绝对假不了,不说立刻瓦解了齐人对被智氏统治的抵触感,以行动进行抗拒的事情却是大量减少了。


状态提示:第340章 :智氏新动向--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