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历史故事

也对。

他看着都觉得可以,更何况大理寺那群专业的。

“现在人还没醒,那女子已经灌下去,一服药看样子是保住性命了。”鸿胪寺少卿伸长了脖子往高昌三皇子的房间里面探头,虽然门窗紧闭,什么也没看到。

但他说的煞有介事,仿佛是亲眼所见。

顾长卿瞥了眼紧闭的房门,扭头看向鸿胪寺少卿,“那女子的身份现在还没查出吗?”

鸿胪寺少卿垂头,“这个我不清楚,使团那些人一问三不知。只能确认那女子确实是高昌人也是被派来一起出使大唐。”

“这样比随便编造一个身份要惹眼的多啊。”他们既然知道那女子和自己是一国的,又同出使在外。

于情于理应该维护一二,难道这群人就不怕大理寺干脆把人抓紧大理寺边解毒边监管调查。

鸿胪寺少卿赞同的点头,“确实奇怪,不过这也算是想当然的事。他们在大唐对大唐人心生戒备不愿吐露实情才是正常的。”

顾长卿不予置否。

驿站忽然又有些吵闹,顾长卿闻声看见一楼,有一个看上去像是驿馆负责人的矮胖中年人,迎上一个瘦高的人影。

大理寺的人去而复返,大摇大摆朝里走像是视察。

高昌使团的人经过一场又一场盘问,对大理寺的官吏的服饰记忆深刻。

其他住在二楼的使团被人员看着楼下大理寺的人蹙眉。

“他们又来做什么?驿站都快成了另一个大理寺。”

“该问的不该问的,都一通盘问。虽说是为了找皇子可那些问题问的人心里格外不舒服。”

顾长卿无意偷听,不过看他们对大理寺的人这么大敌意,估计不会和他们一起讨论这突发情况。

两国之间关系还没有稳定下来之前,两国百姓确实会敌视。御史台的老头子死盯上他的样子,或许应该注意下影响。

鸿胪寺少卿默默偏过头心里祈祷别被注意,高昌人不比突厥那边民风彪悍可也不像是良民。

至少他们的喜恶没有半点遮掩的意思,他们讨厌的大唐人中大理寺里的占一半。

他一个又不幸占了另一半,这件事情说起来都是倒霉催的。不,罪魁祸首是高昌三皇子。

高昌使团是非不分。

他本人就因为没拦住高昌三皇子翻山服毒一跃成为他们最讨厌的大唐人,没有之一。

要不是高昌人对他们是站在大唐的土地上,寄人篱下的情况很了解。

不至于克制不住情绪,他们在得知三皇子中毒的就把他生吞活剥了不可。

可即使是这样,高昌人在看见他的瞬间瞳孔一缩,眼里分明是有带着几分怨恨的,可即使如此,还是礼貌的给顾长卿点了点头,算是打招呼。

然后那些高昌人直接关闭门窗,回到了屋子里一点面子没给他。鸿胪寺少卿垂着头,心里泛起委屈。

这又不是他的错,他可从来没否认我这件事情,他没有责任,而且还积极的找了大夫,不知怎的在这些高昌人眼里的突然就变成碍眼的存在。

【话多又单纯的家伙搞外交原本是挺合适的,不过在这种经常搞出事端的高昌皇子面前,还真是混不开。这群高昌人该是恨屋及乌,至于具体是哪件事,我不清楚。不过他们心里最应该是自家皇子在这种大事面前还拎不清轻重缓急。】

顾长卿在边上偷笑,安抚的拍了拍鸿胪寺少卿的肩头,“别计较他们准确的说并不是针对你,只是老恨自己皇子不成器,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呢?”

见过许多面,而且今后可能还有交际,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这一点有些说不过去。

“裴寂我的名字,顾大人的名字,我早就听说过了。你可是大名人,禁军的偶像。”

哈?

什么偶像?

“什么是我的事?我都没听说过。”等等,顾长卿大惊,这是裴寂那个被李二直接赶出了长安城的官员。

这故事他恰好不小听说过,对于他的官职倒是不清楚。这算是一个历史中的倒霉蛋。

【要不就是这单纯的小蠢货长歪了,要不就是李二不地道。不管是冲着流言还是冲着什么的,就这么把人赶出长安。】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毁了一个读书人的一生最高期望。不过李二没有一刀砍了,他也算是宅心仁厚。毕竟天子本身就握有平民百姓,以至于高官无法比拟的权势。】

或许只是同名吧。

裴寂和李世民的故事,不,准确的说是这位叫裴寂宰相的倒霉历史。

其中有一个不得不提到的存在,这人是一名叫法雅的和尚。准确的说是李家自己的事情无端牵扯到了外人。

据说这位法雅厉害非常,当时深的李渊和李建成的喜欢,一个是皇帝,一个是太子。

被权势之高的两人喜爱,这导致这个和尚变成了一个特殊存在。可以随时随地的出入皇宫。

李世民看不惯法雅,自己刚坐上皇位就开始迫不及待的要处理法雅,取消了法雅的特权。

其实故事从这就开始结束的话倒没什么,偏偏这和尚不知道天高地厚,曾经捧着他的太子和皇帝都落马了。

新帝李二对他可没有任何好感,这种情况下明哲保身就好了,可他偏偏反其道而行之。

法雅和尚不甘心就这样失去了在京城里面散步谣言,引起老百姓的恐慌。

具体说了些什么他也不清楚,这还是在一本书里看到的


状态提示:第86章 历史故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