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派任务

“多谢大唐陛下,有你这番话,我父皇想必很开心了。高昌此次若是求不来大唐相助的话,已无路可走了。”

【这分明是趁机提要求的好时候偏偏想要的只有粮食,既然连不做皇帝的觉悟都有了,为什么不肯替自己的百姓再努努力?趁乱起义在灾难中给予原本受苦受难的人又一击的难道会是什么好人?】

李世民赞许的点头,比起来日和高昌国兵戎相见,他更中意,趁此次情况下夺取。

高昌皇帝想法固然是好的,但是他从未想过那些恶徒成功以后是否会苛待百姓呢。

高昌皇子紧握拳头,显然是还没有完全放弃。李二也是一副为人长辈的样子,对他言语间进行谆谆教导。

只是平息了天灾,人祸尚未解决,何来和平时局何时能够稳定?

顾长青就这么看着李二,三言两语的直接把射手位上的三皇子忽悠的云里雾里。

关于如何攻打高昌解放百姓,高昌皇子则说不出个所以然,只是从怀中掏出了地图。

“这本就是沙漠之中行军困难,纵然真有大唐将士们,愿意同我回去剿灭那些贼人。也绝非是容易之事,更何况我父皇此刻虽然被软禁,但仍是高昌国君,他绝对不会允许高昌被大唐取代。”

高昌皇子说的极其艰难的,可比面对起义军还要难的多。说难听点,就算是他们真的被杀掉,取代了继承高昌皇位的还是高昌人。

可如果有大唐插手的话,那他们就完全只是个附属国。所有的国民都得笼罩在大唐的阴影下。

不知道百姓对于这种状况是否会在意,但是他父亲。对于这一点格外在意,否则当时他就会让自己在大唐求得帮助杀回去。

“你父皇可不当皇帝,却不允许大唐江高昌收入囊中。朕头一次遇见这种不知该如何是好?”李世民转头就看向了顾长卿。

【没想到就算是开放的敦煌,那里也能够遇见这种老顽固。高昌国不管历史悠久还是人文有多么特别,一旦拐入到战争中,那损失不可估计。就是不知道他是害怕大唐对高昌有一心,想要把他们除掉,换上自己人不同意,还是不愿意为大唐做事不愿意自己屈人之下。】

李世民重复了顾长卿后面的两个问题,随后居高临下的看着他们两个显然是不愿意多话了。

虽然顾长卿不知道这时候李二为什么要凹高冷这个人设,大家也知道他这个大唐皇帝不能表现的太过于热情。

于是顾长卿补充到,“究竟是这两点中的哪一个?知道了才能够对症下药,难道皇子希望你的父亲好不容易保住百姓的性命,结果自己却被送上断头台吗?”

没有一个被赶下位置的皇帝,还能好好的活着。更何况起义军自己坐上那个位置以后,更加容不得曾经被国民拥戴的国君。

那群起义军并没有阻拦三皇子前往大唐想必也是心里清楚,仅靠他们的力量,就算真的把高昌皇帝给推翻了天灾的事情他们依旧没法解决。

他们可以用这种情况把上一任皇帝拉下马,同样的也会有人用这一招针对她们,所以他们大概心底里也是希望三皇子能够带着粮食回去,等到他们撑过难关。

可他们心底到底不甘心,否则也不会安排刺杀。

“我不愿意,我当然不愿意,父皇就这么死在我们面前。可他主意已经定下……不知大唐皇帝能否给予我们更多帮助,就这么败下阵来我实在是不甘心。”高昌皇子咬牙,什么礼节都顾不上了。

他心里实在是不甘心他来到宴会看,在经历了刺杀事件以后,对于那群人更是恨的牙痒,尤其是明知道带回粮食,他们皇族也有可能会被起义军毫不留情的杀掉。

最后几分周折,总算是谈到了一起,高昌皇子请求大唐皇帝。帮助并且以他的名义,答应了一些条件。

至于李二为什么这么快答应他是不太清楚,只知道两人把它丢在外面,自己在御书房里悄悄地签署了一些文件。

那包含着什么意义不明白,但是顾长青能想到的是那些文字里拥有着拯救一个小国的核心价值。

高昌使团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不日就会回京,至于大唐这边也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就一个小国,还不至于大唐倾尽全力。只是顾长卿看着面上无波澜的李二还是忍不住吐槽。

【老狐狸把小可爱哄的欢天喜地的回去了,满心以为自己国家有救了之后不会再出现什么反转吧。好不容易迎来了希望,如果最后是失望异常的话,只会激化矛盾,除非李二已经确定要把他们杀得片甲不留。】

什么老狐狸,什么小可爱,只是对自国君该有的描述吗?

他的心地在顾长卿看来就那么狠毒?

“长卿围棋学的怎么样了?朕觉得这东西自然而然就会了,可是你是知道游戏规则也没法接手。”

顾长卿不自在的垂下了头。

【有本事你跟老子下五子棋,看谁输谁赢。下围棋有什么了不起的?现在街上随便拉一个读书人都会下围棋。除了脑子以外会下五子棋的寥寥无几好吗?】

心里虽然这样想,但是他还是忍不住的心虚,五子棋和围棋的分量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朕以为帮助高昌这事交给你是最合适的,可领兵你也不会不如就安心的去当个军师也好考教考教能力,别总是被朝臣盯着说你不合格。不怎么有资格占据这个位置。”

李世


状态提示:第90章 派任务--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