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军事历史>水浒终结者>第77章 夏收
定写信,且必有回应。/p

这样的渠道,对于一个底层官员来说,真的是羡慕嫉妒恨。/p

不过讲道理,就算没有这个原因,嫁给易水寒也不亏。/p

易水寒是都头退役,残疾津贴一个月五贯钱,只要不染上黄和赌,完全可以活的有滋有味。/p

想了想,易水寒拱拱手,说道:“便有劳苗相公了。”/p

见易水寒答应,苗合大喜,道:“好说,好说,以后便是一家人了。”/p

吕家村忙碌不休,古筑村村民也不能清闲。/p

黄云挨家挨户走过去,叫道:“乡亲们,都把粮食准备好,等会一起去给县里送去。”/p

有人问道:“里正,何必送粮,直接折算成银钱缴纳便是。”/p

黄云回道:“也可以,那都准备好银钱,我搭送铁的船送县里去。”/p

不得不说,古筑村的人真的是阔了。/p

在铁矿上做工,男人一天挣三五百文很容易,女人们卖些吃食酒水,一天也能入账一二百文,比在几亩薄地里刨食强太多了。/p

又有人道:“城里有人租地,要种那劳什子棉花,我们租不租?”/p

黄云道:“你们还有心思弄那几亩地么?”/p

众人都笑。/p

矿上打工挣的那么多,如何有时间耽误在地里。/p

应天府,临时行宫内。/p

方腊问道:“今年夏收几何,可有数据?”/p

冯喜道:“根据估算,至少入库一千五百万石夏粮,钱两千万贯。”/p

在方天定面前,冯喜是情报头子,在方腊前,他还是那个冯掌柜,身份切换毫无违和处。/p

方腊沉吟片刻,道:“建国在即,战争未绝,粮食万万不可有缺,看好那帮当官的,不要出问题。”/p

冯喜躬身道:“陛下放心,绝不会有人敢贪污。”/p

方腊又道:“嗯,还要保证百姓足用,但有疑虑,立刻请教大郎。”/p

说这话,方腊没有任何压力。/p

毕竟,儿子实在太能干了,当老子已经习惯了躺着。/p

冯喜退下,方腊传见刘韐。/p

虽然还未正式宣布,刘韐已经被内定为第一任宰相。/p

刘韐到来,方腊问了建国筹备的进展。/p

因为夏收紧张,城池宫殿建设耽误了许多。/p

这没办法,方腊很理解。/p

方腊又问道:“棉花种植安排的如何?”/p

刘韐道:“亩产一石以下的田地,大多改种棉花,只是收成如何,尚且未知。”/p

方腊颌首,道:“棉布之优越,大家都看在眼里,务必抓紧。”/p

刘韐应下。/p

棉布的好处,南方尚且不觉得如何,等到了北方冬季,定然有大用。/p

所以,推广棉花种植,势在必行。/p

当然,在没看到收获之前,百姓也都疑虑,这很正常,等到秋收,看见了甜头,百姓自然踊跃种棉。/p

………………/p

感谢“天津宝德学院”的又一次打赏,十分感谢。/p

/p


状态提示:第77章 夏收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