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穿越重生>我有一只外星猫>第14章 生命值三定律

一个在敌人手里30年都没有睡过安稳觉儿的猫,在自己身边睡得这么香,看来是对自己这个主人真的是毫无保留地信任啊。/p

想到今天一天就和黑大头这哥们打成一片,余小星感到心中一暖。/p

外星猫就是不一样,睡个觉发蓝光?怎么感觉跟机器一样?/p

对了,说了半天了,黑大头是来自sān_jí文明的猫,它是什么生命体呢?/p

碳基生物,不对啊,它说自己有只有五百个地球年的寿命,碳基生物的猫不会活这么长啊。/p

量子生物?可是量子生物不是没有寿命这一说,是不死不灭的存在吗?/p

算了,还是等它醒了问问它吧。/p

余小星看着正在熟睡中黑大头如是想到。/p

……/p

余小星本来对于那片关于长寿的论文一筹莫展,而在得到黑大头无意中的启发之后,突然发现自己思如泉涌一般。/p

他本来是想在笔记本电脑上将自己的这些想法写出来的,但考虑到打字时候噼里啪啦的声音打搅黑大头的轻梦,于是也就收了电脑,关了灯,躺在床上,想自己论文的事情。/p

黑大头既然说自己的第一步就是要写好这篇论文,看来自己也得重视起来才行。/p

余小星原本以为自己脑子被黑大头知识灌输那一下,里面已经塞满了,但余小星现在躺在床上自己感受自己的脑子,发现其实好像有了更广阔的容纳空间。/p

如果把自己的脑子比作房子。/p

自己现在不光卖足了家具,还把一室一厅直接换成了别墅啊!/p

13.2的大脑开发率,我现在是超越了爱因斯坦的存在?/p

那我今天直接在脑海中想一遍论文的大纲,看看明天能不能一字不差的记住。/p

真正的勇士就要敢于挑战自己。/p

想到这,余小星便闭上眼睛,这么在脑海中想起了自己的论文大纲。/p

论文标题:《生命就像一场游戏》/p

论文论替:生命就像一场游戏,只是不可重来。/p

这句话听起来像句公益广告词,但确实是我要写的论题。/p

我们玩游戏的时候,为了通关,为了胜利,我们需要尽可能的规避伤害,还能够活得长久。/p

有可能我们的生命就像是一场游戏一样,一开始都有相等的初始生命值?我们只是在玩一场游戏?/p

我们这个游戏遵循着以下生命值三大定律:/p

定律一:游戏开局是公平的,所有同类生物都有等同的初始生命值上限。/p

定律二:游戏规则是不变的,生命值存在消耗和补充现象,且消耗始终大于补充。/p

定律三:游戏难度是递增的,生命值消耗会由量变引发质变。/p

以下是具体论述:/p

定律一:游戏开局是公平的,所有同类生物都有等同的初始生命值上限。/p

我认为我们的生命就像一场游戏,都会像游戏刚开始那样,有个初始生命值,而且我们同类生物的生命值是相等的。/p

为什么要强调是同类生物?/p

很明显,树和草同样是植物,一个能活几万年,一个就能从春天活到秋天,这显然玩得不是同一款游戏。/p

有人会说,同样是人,有的人生下来就死了,为什么会说同类生物是生命值相同呢?/p

假设:我们初始生命值为点,只要生命形成,游戏便宣布开始,也就意味着我们要开始消耗我们生命值,所以,为了尽可能活得长久,我们就要像玩游戏一样尽可能的躲避伤害,降低生命值的消耗。/p

如果我们受到大于的消耗,血槽就会立刻见底,生命值消耗殆尽,gaver。比如我们摔落山崖;被汽车碾压;被一枪爆头;被人一刀扎了透心凉。/p

这就像我们玩的游戏中,比如掉进深坑,掉进熔岩和直接血槽见底是一样的道理。/p

一生下来就夭折的生命,对不起,肯定是在你腹中受到了一万点伤害。/p

……/p

定律二:游戏规则是不变的,生命值存在消耗和补充现象,且消耗始终大于补充。/p

如果受到小于的消耗,我们的生命值就会减少,当然,有时候也可以到补充。/p

在游戏中比如被小兵砍一刀,中个飞镖什么的,血槽会下降,但如果打到生命药剂,就能补充一定生命值。/p

而在我们现实中,我们思考,走路,甚至心跳,呼吸睡觉都在消耗生命值,我们通过吃饭来补充生命值,而我们吃得蔬菜、昆虫、鸡鸭鱼肉原先都是生命,它们身上可能有类似于游戏中血瓶一样的物质,可以为我们提供生命值补充。/p

不仅是动物,植物也存在用其他生命补充生命值的现象,庄稼地里上粪长得好就是这个道理。/p

其他生物的残留物中蕴含的生命值,会让植物生长的更茂盛。/p

那么,有人会说,我们不停的狂吃,不停的补充生命值,不就能长生不老了吗?/p

这显然不成立,我猜测:现实中的生命值可能是补充不全的,比如生命值损失了100,我们可能最多能补充到99,就像我们生了一场特别重的病,即便治愈,也很难恢复到有原来的状态。/p

再比如我们平时碰伤会留下一个疤痕而不能回到以前是一样的道理。/p

也就是说生命值的上限只能被不断减少,不能增加。/p

通过食物补充生命值,可能是取决于生命值消耗与吸收的平衡,过多食物可能导致适得其反


状态提示:第14章 生命值三定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