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穿越重生>我有一只外星猫>第235章 人工飞碟的发明者

“你瞧瞧,人啊,总是喜欢这么矛盾,一方面总是梦想着机器人能够越来越智能,能够和我们聊天,能够帮我们干活,甚至能够帮我们摆平我们自己做不到的一切;而另一方面,总害怕机器人会觉醒自己的智慧,反过来屠杀人类。”张峰说道。/p

余小星笑了笑说道:“我们总是对未来充满了想象,但事实却从来不会根据我们的想象去走。”/p

“两个连大学都没毕业的‘生瓜蛋子’,在这装什么世外高人。”张胜男已经围着飞碟转了一圈,也来到飞碟中央的沙发上坐了下来。/p

周晨光好像按下一下桌子上的某个触摸按钮,原本充满木纹的桌面突然变幻成了透明的,直接能够看到飞船下面的整个地球未来之城。/p

虽然飞碟并不是飞在所有建筑之上,而是飞在高层的楼宇之间,但下面那黑色金属质感建筑物再加上其他各种飞行器和机器人忙碌的场景,这种震撼感还是让余小星、张峰和张胜男感到非常震惊。/p

“这就变成透明的了?”张峰被刚刚桌子突然由木板变成了透明的吓了一跳,现在身子还是往沙发靠背上靠着的躲闪姿态。/p

周晨光推了推自己的墨镜解释道:“哦,其实也不是真的透明,如果真的变成了透明的会大大降低飞碟的安全性,就像你去买车一样,你想要个全景天窗,销售员应该告诉你,这样不利于汽车的安全性。”/p

“这是飞碟下面安装了一个全息摄像头,而桌子正好是个屏幕,能够直接播放摄像头看到的画面。”/p

“这里很多东西你看起来是个木板,是一面墙,或者是一个黑板什么的,但他们都其实是一种屏幕。”/p

“保护这个城市上面的整个天空都是一个屏幕,无论上面的蓝天白云,还是璀璨夜空,都是影像。”/p

众人这才点点头表示明白。/p

这时候,黑大头也已经观察完了整个飞碟,从地上跳到了余小星的膝盖上。/p

现在它也已经有些适应了地球的重力不过也还是只能跳余小星膝盖这个高度,并不会像其他猫一样,能直接跳过墙或者屋顶。/p

“喵呜,主人,这飞碟的设计应该不是地球人的构思。”黑大头对余小星说道。/p

余小星一边挠着黑大头的脖子,一边问周晨光:“你知道这飞碟是谁发明的吗?”/p

周晨光回答道:“你稍等一下,我用阿云系统查询一下。”/p

说着,他便将自己身子靠在沙发上仰着头,似乎是在看飞碟里的天花板。/p

但余小星看到了他墨镜上有光在闪烁,可就知道他的墨镜现在变成了一个小型屏幕,他正在用墨镜搜索资料。/p

其实刚刚余小星已经在自己脑子中查询过了,他所接受的地球数据信息里面并没有关于这个人造飞碟的信息。/p

虽然可能是自己仅仅接受了11左右的信息,并不全面,但黑大头刚刚表示迟疑的姿态,证明黑大头接受的全部网络资料里面也没有关于人工飞碟的信息,所以这应该是只有这里才有的保密信息了。/p

“阿云系统”?/p

看来这里所有的信息都在这个系统里。/p

是不是黑大头也可以黑进这个系统里呢?/p

毕竟它长得这么黑。/p

“哦,查到了。”周晨光将仰着的头正过来。/p

“发明飞碟的这个发明家家福斯·莱特尔,是米国人。”/p

“福斯·莱特尔认为飞机只是利用了最简单的仿生物学原理,模仿鸟在空气中飞翔,需要消耗超多的能源,而且起降转向都不方便,而我们伟大的飞碟是仿星学,他们会像宇宙中的行星一样稳定,而且按道理来讲转向起落都很方便,最厉害的是它会更节省能量,速度还能比飞机更快。”/p

“福斯·莱特尔在十岁还在上学的时候就构建过我们的世界拥有飞碟的场景,那时候人类想去哪里,根本不用下楼做车,只要打开窗户来到阳台,就会有飞碟停在那,坐上就走,满天飞碟也会有交通规则,按照空中的轨迹飞行,那将是十分美妙的事情。”/p

“为此,莱特尔还把自己的想法画成图,建议未来建设大楼侧的时候楼上地都做出外伸出来的阳台,为未来飞碟世界做准备,我写成一份信寄交给了米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州长大人,可惜莱特尔那时候只有十岁,州长自然不会理会他这个孩子不切实际的幻想。”/p

“随着他慢慢长大,他的人工飞碟也渐渐有了眉目。”/p

“只是飞碟转向问题一直困扰着他,如果灵活控制飞碟转向是个大问题。”/p

“在他加入到地球科技联盟之后,一个华夏科学家的孩子在街道上玩一种叫‘抽陀螺’的玩具,这给予了他莫大的灵感。”/p

“陀螺就是拿鞭子抽的那种在地上转的陀螺,也许我们太爷爷小时候玩过,要想让他往左走,拿鞭子抽一下右边就可以了,就抽侧面就可以改变方向。”/p

“这让莱特尔有个安装变向推动器的灵感。”/p

“前期至少在侧面加八个推动器,这样下面只留一个负责起落就行了;飞碟中间一层最好是稳定不转的这里得利用不倒翁的原理,这样‘赤道’这就要做一个环形的外环,暂时利用轴承构造就行,如果用磁铁悬浮原理会更好些,这样可以减去摩擦——这就是莱特尔当时写下的一段构思手稿。”/p

“后来,着名的数学家瓦尔德·西蒙建立了数学模型试验


状态提示:第235章 人工飞碟的发明者--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