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军事历史>逆水行周>第一百一十二章 剧变

一望无际的油菜田,如今绽放着金黄色的花朵,一眼望去,金黄色的花海让人心旷神怡,身着便服的蔡长庚,看着正在打理菜田的农夫,转头向身边的父亲说道:

“油坊的运营,实际也没多难,油菜的种植,上手了就没问题,问题在于榨出来的菜油,成本要低,不然价格下不来,就没有销路。”

“既然是榨油,那么油菜种子的出油率就是关键,同样分量的种子,出油率越高,榨出来的油就越多。”

“所以油菜也分档次,良种的出油率高,种了之后利润才高,不能随便种些来路不明的种子,到时榨油不见多少油,会亏的。”

听着儿子讲榨油,蔡荣恍然大悟,他是真不懂榨油,只是听说种油菜、开油坊很有赚头,于是从沔州家乡前往淮西,亲自到儿子这里来看看,看看接下来该如何办实业。

儿子的油菜田和油坊他看过了,想起来时路上见到的棉田,便打听起绵花的种植、纺织情况。

听得父亲问起越来越炙手可热的棉纺织业,蔡长庚却摇了摇头:“那棉田是隔壁老刘家的,棉布当然有前途,但棉花的打理有些麻烦,熟手还是太少,现在种棉花,还不如种油菜。”

“再说了,淮西这边推广棉花种植,是因为棉纺成了各织造司在两淮及江南的主推项目,所以棉农有各项优惠,如今汉沔一带主推的是开荒种粮、种油菜,暂时不适合。”

蔡荣听到这里,又问:“那...棉布可是抢手货,就没有消息..没有消息说荆襄这边何时推广种棉花?”

“还是那句话,棉花种植熟手还是不足,产业发展得循序渐进,朝廷总不能为了棉布,就让百姓只种棉花不许种麻,对不对?万一棉花产量上不来,布匹产量下跌,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说着说着,蔡长庚不知不觉打起官腔:“朝廷行事,自然要从大局着想,棉布将来必然要取代麻布,成为主要的纺织品,但推广棉花种植需要时间,急不得。”

“哪些棉种适合在哪里种植,这需要时间确认,而棉花的种植技术也需要时间完善,此事关系国计民生,自然要一步步来....”

蔡荣被儿子用官腔‘教育’,没有半点恼怒,他知道儿子有这资格和底气,于是点点头。

儿子虽然只是普通府兵将领,却是在天子那里留了名的人,仅仅是这待遇就不得了,简直就是家族的护身符,蔡荣有了这么一个好儿子,寻常胥吏哪里敢欺上门来。

而蔡长庚因为办实业的缘故,和日兴昌的掌柜们交情不浅,又和那些“员外”们多有交情,如此人脉,是蔡荣不敢比的。

来到淮西,亲眼见到儿子如何办实业,蔡荣心定许多,汉沔地区大开发,官府倡导种粮、种桑、种麻的同时,还倡导种油菜,蔡荣本就对此动了心,不过怕种的人多了菜价油价下跌,所以想听听儿子的意见。

如今看来,官府是要把油菜种植当做一项重要产业来推广,所以应该会像儿子说的那样,每年制定一个“最低收购价”,确保种植油菜的农户不会亏损。

这么一来,办榨油作坊的盈利前景应该不错,蔡荣稍微心定了些,蔡氏一族如今面临的危机,看来应该有办法化解。

见着父亲暂时没有什么话要说,蔡长庚没主动说话,实际上他和父亲之间依旧有隔阂,若不是碍于父子情分,他本来是不想有太多来往的。

蔡长庚的母亲出身卑微,他作为庶子,一直不受家族待见,在家族里的地位甚至比奴仆都低,往事不堪回首,每次想起来,蔡长庚就恨得咬牙切齿。

本来他的一生就这么稀里糊涂过了,后来和好兄弟们一起投军,为当时尚在潜邸的天子当马前卒,征战淮西,靠着玩命挣回一个坞堡。

从此,蔡长庚的人生境遇不一样了,和伙伴们靠着不懈努力,终于创下一份大大的家业。

他之前和父亲的关系很差,只是看在母亲的份上,维持着表面的父子之情,随着时间流逝,父子之间的关系稍微弥合了些,却依旧有隔阂。

然而关系再不好,父亲总归是父亲,蔡长庚作为朝廷命官,也不想被人弹劾忤逆不孝,既然父亲都已经放低姿态求自己,他也就硬着头皮帮个忙。

蔡长庚这段时间带着父亲到处看自己和伙伴们办下的产业,今日先到河边的水力榨油作坊参观,又来到油菜田里查看,一边看边谈事情。

父子间所谈事情,当然是家族面临的危机。

蔡氏是沔州大族,而汉沔地区大开发,让粮价逐年下滑,加上布价这十几年一直都在走低,于是导致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财富贬值。

蔡氏一族有土地,而借着汉沔大开发的东风,族里的土地实际上是大幅增加的,但增加的土地,其上产出,在低得令人发指的粮价、布价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

族人们年年辛勤劳作,入库的存粮和布帛一直很多,但现在,每耽搁一季,族里存着的粮食、布帛就贬值些许。

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的交州稻,如今在荆襄地区大规模推广种植,使得粮食产量连年增加的同时,粮价持续下跌。

眼见着家族收入、财富大幅缩水,身为宗主的蔡荣坐不住了,所幸族中已经办了一些养殖场和作坊,目前都在盈利,所以暂时还能撑下去,但长此以往总不是个事,得办更多的产业,增加收入才行。

毕竟家族的开支越来越大,靠着卖粮


状态提示:第一百一十二章 剧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