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军事历史>我本三国一路人>卷三 第三百四十四回 借题发挥
之宝!要知道郑玄对当时华夏的文人士子阶层的影响力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不过在惊过之后,陆仁却也着实无奈。郑玄原本应该是在建安五年病逝,而当时的郑玄就已经是七十三岁的高龄了。后来陆仁设法把郑玄拐到了夷州,并且悄悄的给郑玄“续了命”,那么到现在的建安三十年的前后,人郑老爷子都快百岁了。

由于身体老化的程度过高,细胞活化剂的效用递减得很凶,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一支能有效十年的药,在郑老爷子的身上的效用只有一年。而陆仁这两年一直在中亚,对郑老爷子那头就有点没顾上,一个没注意,郑老爷子再生个病什么的,老头子就顶不住了。按雪莉的说法,除非是把郑老爷子带去“秘境”送进医疗舱,否则光用药也很难吊得住命。

总之郑老爷子就这么走了。不过在夷州的这二十多年,郑老爷子给陆仁留下了很多的东西,也帮了陆仁非常多的忙。现在突然听说郑老爷子走了,陆仁抛开那些政治上的利用价值,在心底也确实是对郑老爷子的去逝感到非常难过。

三个人一齐的沉默了一下,最后还是陆仁先向荀彧招了招手道:“荀公,我在中亚这里走不开,郑老先生的丧事就劳你代我再多费一下心。”

荀彧点点头:“应该的。郑先生亦为吾师,吾又岂能怠慢?”

蔡琰这时一口气也彻底的缓了过来。然后先是看了看二人,随即从袖中取出了一份书信递给了荀彧:“这是郑老先生的孙儿差人送来的,据说是老先生留给义浩的遗信。”

陆仁和荀彧又是一愣,接着荀彧就把信接了过来拆开细看。而在看过之后,荀彧不由得仰天长叹道:“郑老先生有心了!想不到他在临近故去之前,还要颇费心神的帮上义浩你一回。”

陆仁一听这话心中便隐约的明白了点什么,再看看荀彧展示出来的信文,陆仁的人就沉默了下来,良久之后才道:“等局势稳定了,我一定要抽个空回去一趟,好好的拜祭一下郑老先生。”

郑玄留给陆仁的信与其说是留给陆仁的,到不如说是一封公开信。而在信中,郑玄着重的强调了曹丕这次的军事行动的不合情理,对曹丕也表示出了强烈的遣责与不满。而在信中的最后,郑玄是表示希望自己死去之后,陆仁能将他送回老家高密下葬,做到落叶归根。

一般来说,文人写这些东西不见得就会有什么用,那些割据的军阀真要想打仗的话又哪里会管你们这些文人在那里叽/叽/歪歪?但是!这也得看看写这东西的文人有着什么样的身份、地位、名望,而郑玄对中原地区的文人士子们的影响力是开玩笑的吗?更何况这可是郑老爷子的临终遗言,份量更重!

也就是说,陆仁这里如果把郑玄的这份遗信公开的话,会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可能是不太好说,但肯定会引发中原地区的文人士子们的某些反应。

而事实上曹魏境内其实还是有着很多的士族宗族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并不赞成曹丕与陆仁翻脸开战,但是由于曹丕抓住了陆仁“害死”了他的美妾与腹中之子的这个借口,所以即便是曹丕显得有些一意孤行,这些士家宗族也不太好过于激烈的去反对曹丕的行动。

可是现在呢?郑玄的这份遗信公开,就等于是让这些士族宗族找到了一个可以站出来反对曹丕举兵的理由,一个可以发力的发力点,使他们可以名正言顺的去反对曹丕的这次行动。而陆仁和荀彧都是老油条了,又哪里会想不到这些?所以说郑玄留给陆仁的这封信意义非同一般,至少也可以让陆仁在“理”这个层面上占到优势。

由衷的感叹完,陆仁的目光就飘到了荀彧的身上,荀彧则是默不作声的向陆仁点了点头,表示他知道接下来的事要怎么做,不过荀彧马上还是补上了一句话:“事虽如此,军备之事也绝不可放松,毕竟谁都不知道曹丕会不会冒此大讳而执意而行。”

“荀公你盯紧着点吧……文姬,多拿些钱粮出来,给郑老先生办好后事。说真的,到了这个份上还要利用人家郑老爷子一回,我心里真的有些过意不去……”

————————————————————

华夏那边的情况暂且放上一放,现在来看看罗马这边。

陆兰来到罗马也有些时间了,并且应罗马皇应之邀请N杈缃淌Φ纳矸菰诼蘼碚饫锝痰颊獗叩摹拔囊杖嗽薄薄

不过一般情况下,也用不着陆兰去事事亲为,只是在相应的时候指导一下就行。所以更多的时候,陆兰要么就是在罗马的各处走走玩玩,看一看与东方华夏截然不同的古罗马文明,要么就是在居所忙着汉语歌舞剧剧本的拉丁文化。

今天陆兰没有出去,等忙完了手头上的一些剧本内容的翻译编写再出来透口气的时候,入眼的就是一大堆罗马方面的贵族送来的精美礼物,再就是一大堆请陆兰去赴宴的邀请。陆兰对此也是深感无奈,因为她知道这段时间下来,罗马这边盯上了她、对她垂涎的人可不在少数,甚至就连罗马皇帝都曾经旁敲侧击的问过陆兰一些很敏感的问题。

不过陆兰当初对这种事情碰上得就非常多,现在要应付起来并不难。再者陆兰是准备忙完了手头上的剧本之后就按原定计划离开罗马,率领船队经大西洋去美洲那边看看,看看陆仁所说过的玛雅文明地区是个什么样子,所以陆兰到也不用太过在意罗马这


状态提示:卷三 第三百四十四回 借题发挥--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