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军事历史>战国之上杉幕府>第三百二十七章 攻灭和贺

永禄二年,十二月三十日,陆奥国和贺郡二子城。

和贺义胜见上杉军势大,只好被迫放弃和贺郡中大量的城池兵砦,令家臣煤孙治义、小原藤次(御城持众)、都鸟平马玄蕃(御城持众)、根子内藏介(御城持众)、毒泽赖一(和贺家一门亲族)、梅泽近助(御城持众)、岩崎将监、太田义胜(煤孙氏分家)、八重樫源藏(御城持众)、昆土佐守(御城持众)等人各自率军进驻二子城笼城。然而就算这样,二子城内也仅有四百余城兵和六百余领民据守城内。同时,和贺义胜还派遣重臣江钓子民部少辅前往稗贯家请求援军。

不过此时此刻,和贺家的重臣鬼柳兵库头(御一家)却向和贺义胜建议臣服南部家,以换取南部家的援军和庇护,这样一来便能保全家名和大部分领地了。而鬼柳兵库头的建议也得到了不少和贺家重臣的赞同。与其被上杉军攻灭,倒还不如倒向南部家,还能保有家名和大部分的领地在,何乐而不为呢。

然而和贺义胜却没有立即给鬼柳兵库头等人答复,他可不想急病乱投医。和贺义胜先将投奔自己的葛西家、江刺家旧臣们全部派遣至他们的旧领,让他们立即煽动一揆。一旦葛西家和江刺家的旧臣们成功的煽动了波及江刺郡、磐井郡、胆泽郡等数郡的一揆,那么加上大雪封山、后路断绝等因素在,毛利景广等上杉家诸将就不得不迅速退兵返回葛西家、江刺家的旧领去平定一揆。这样一来,和贺家就有了足够的时间来进行休养生息和做下一步的打算。

与此同时,二子城外的上杉军本阵中,毛利景广却得知高水寺斯波家意图向上杉家降服的消息。随即,毛利景广便令斋藤俊氏率军一千前去高水寺城稳定局势和协助斯波诠真守备高水寺斯波领。因为毛利景广对高水寺斯波家的内部还是有些了解的,高水寺斯波家内部有着相当一部分的家臣是倒向南部家的,而且南部晴政可是惦记着高水寺斯波领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就连高水寺斯波家的家老梁田诠泰更是成为南部家的内应已久,更别说其他的家臣和旗下的国人领主了。

另一方面,毛利景广为了保障粮道的安全,让原宇夫方广本的三子宇夫方广久继任宇夫方家家督和担任西风馆馆主,由枥内兵部担任宇夫方广久的后见役。随后,毛利景广便将毛利高政、毛利高定和一千军势留在了胆泽郡和江刺郡驻守,严防葛西家和江刺郡的旧臣煽动一揆。在万事俱备后,毛利景广则是火速率领八千军势北上对和贺郡展开侵攻。

和贺义胜前脚派出了葛西家和江刺家的旧臣,后脚这些人才抵达自己的旧领便被毛利高政和毛利高定二人率军擒拿。原本和贺义胜意图在岩谷堂城、前泽城、人首城、下河原城等要地煽动一揆来吸引毛利景广等将的注意力,然而这个计划因为执行者皆被捉拿而就此破产了。葛西家和江刺家旧臣安苏修理、下河原玄蕃、平友常、及川赖家、千田丰后守等人皆被斩首示众。

之后,毛利景广也不打算给和贺义胜投降的机会,便立即下令对二子城发起了猛攻。

二子城中的和贺义胜、毒泽赖一、鬼柳兵库头、煤孙治义、小原藤次如何也没有料到上杉军竟然会如此之快的向二子城发起猛攻,顿时间城中上下骚乱。毛利景广随即大声督战,激励士气,很快上杉军便攻破了二子城中的南之丸、西之丸、东之丸、二之丸等曲轮,向本丸进发。势穷力屈的和贺义胜无计可施、黔驴技穷后,只能与一门亲族在本丸内切腹自尽。

虽然和贺家的家臣们拼死抵抗,但是仍然无法抵挡上杉军如同潮水般的攻势。仅仅不到两个时辰,二子城便被上杉军攻落。和贺义胜与和贺赖斋(御一门)、和贺忠实(御一门)、和贺春安(御一门),鬼柳盛正(御一家)、鬼柳兵库头、煤孙治义、小原藤次、都鸟平马玄蕃、根子内藏介、毒泽赖一、梅泽近助、岩崎将监、太田义胜、八重樫源藏等一门亲族、谱代家臣、外样家臣皆兵败身亡。作为陆奥和贺郡地方大名级别的国人领主和贺家在没有等到稗贯家的援军便就此灰飞烟灭了。

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南部家大军,毛利景广火速令福地信俊进驻毒泽城,滨田广纲进驻岩崎城,本吉重继进驻江钓子城。而毛利景广自己则是坐镇在原和贺家的本据二子城,并且派人前去小野寺家,希望小野寺家能够派兵支援自己。

而小野寺义道倒是爽快,直接一口答应下来,并且派遣重臣八柏道为率领三千军势进入和贺郡去协助上杉军的行动。

永禄三年,一月二日。就当南部晴政好不容易集结了四千军势后南下抵达至一方井城时,他才得知上杉军的数量至少有上万之众,并且还得到了大量中陆奥国人领主们的协助。这下,南部晴政开始为难起来了,有些进退不得。虽然上杉军在北陆奥作战是客场,不熟悉北陆奥的天时和地理,但是光是上杉军的数量就让南部晴政不敢肆意妄为。

就在南部晴政踌躇不前的时候,高水寺斯波家的重臣梁田诠泰、岩清水义教、高田康实(九户弥五郎、中野康实,斯波诠真的女婿)分别在岩清水城、见前馆、玉山城等地举兵反叛,以此来响应南部家的行动。

南部晴政曾经扬言道:“凡新月所照之处,南部家的领土不可动摇。”南部氏二十四代家督南部晴政如此向世人夸耀南部氏的强盛


状态提示:第三百二十七章 攻灭和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