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军事历史>建设盛唐>第二二十节 毁灭一切,重建一切!

得到十万贯钱,冯小宝倒不急着筑城了,他思之再三,决定推出水泥!

水泥!

建筑行业的明星产品,最基本的原料,没有之一!

没有水泥,长长道路、高高楼房,想都不用想!

之前不发明水泥,冯小宝怕抢啊,怕给高官大族抢走,现在就不同了,他简在帝心,去趟京城就拿回三十万贯钱,没谁办得到!

自觉羽翼丰满,冯小宝动手炼制水泥!

水泥的概念非常简单,后世作为建筑师的冯小宝很是清楚:把石灰石、粘土磨成面儿,石灰和粘土按三比一再煅烧成熟料。用熟料和炼铁后剩的矿渣同磨,加入适量石膏就是水泥了。

作起来不会这么简单,首先找矿。

冯小宝专门集中了一批有经验的土工匠师、手工业者和伶俐小子,教他们在通湟县周边找寻石灰、粘土还有石膏矿。

石灰石:石灰石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钙,它的分布非常广,容易找,冯小宝还很幸运地找到了一个白垩土矿,也相当于石灰石,而且它的性质很软,容易粉碎,

粘土的选用:粘土在各地均有分布,冯小宝教大伙儿用“搓泥条法”,将泥用水打湿后,放在手掌上,以手指搓成细泥条,当泥条的直径比缝衣大针稍粗一点仍不断条,则证明粘土含量很多。

这等方法,简单易行,随时随地均可试验,方便找到矿源。

石膏:此矿物在河湟地区同样分布不少。

铁渣,可以找寻土法练铁的渣滓,冯小宝自己都找出了两个小铁矿,在凉州唐家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土法炼铁,因铁矿劣质,炼出来的铁只可打制普通农具。

有了矿产,将它们采集开来,准备生产水泥。

最简单的水泥就是将废铁渣,加入少许白灰,加少量水搅拌后即可当混凝土使用,但强度不是很高,可是架不住它的成本低啊,用作乡村铺路最好不过。

第二种方法就是将煤渣子、生石灰和石膏混合搅伴,即为土法水泥。

搜集煤渣子,去除杂质,洗净晒干、磨细、用筛子过滤,含量为75以上。

磨细可用石碾,以畜力带动,一群驴骡带动石碾磨粉,颇为壮观。

然后进一步使用了凉州唐家铁厂运来的水力钢磨,它的能耐更大,出产量多,且对人畜粉尘伤害过小。

生石灰取20-25。

再有是将天然石膏碾细,用铁锅加热到130-180度炒到黄灰色,有它时则水泥凝固较快。

三者用火炕烘干,再磨细成粉,即成水泥,放入瓦罐里密闭后储存待用。没办法,没有水泥纸,水泥本来就重,加上瓦罐里重上加重,运输困难得很。

这样的水泥在高温天气时强度提高较快,耐腐蚀性好,可用于肮脏地方使用,为壹号水泥,成本也不高。

真正水泥的生产工艺流程一般可分生料制备、熟料煅烧和水泥制成等三个工序,整个生产过程可概括为“两磨一烧”,对于冯小宝来说已经熟稔在心。

生料磨制均采取了水力碾磨机,巨大水轮机经过一系列的齿轮咬合,带动钢磨碾碎各种生料,

煅烧熟料则是经过冯小宝的指点,修建竖起了相对于古人而言是巨大的立窑,将生料和燃料制成20-90公厘的圆球,加热得出熟料,

再将熟粉也来磨一磨,磨细成粉,放入瓦罐里,此为甲号水泥。(非专业文献,不详讲)

……

整个流程并不简单,单说制球,球不宜大,方法起初为人工制球,将配合好的生料,加入适当的水和成泥,用手弄成球,可想而知,效率低占用人力多,若以石灰为原料时,会把人手烧坏。

因此使用冯小宝传授的一种木制成球机,主要部分是原料箱、小桶子,转用小勺和成球筒,用脚踏板传动,有点机械化的味道。

……

巨大的立窑燃烧,黑烟直冲上天,那一刻,冯小宝的目光深远!

制出来的水泥。。。嗯,原料的含量根本没个准,这样出来的水泥只堪使用而已。

冯小宝用立窑生产出来的水泥铺设中轴线大道,让通湟县百姓深感震惊,如此坚硬的石头路!

加上铁架网,这样的石头水泥路极是坚固。。。

有了水泥,怎么少得了红砖和青砖呢,实心的粘土砖,把粘土加水(太干时)和加煤渣(太粘时)揽拌均匀,制成砖坯阴干。

再人工排窑,把砖坯子排好,上封顶,人工烧,当烧到成熟时从上往下用水冷却,靠水蒸气生成青砖,而红砖则是干烧到底不加水。

有了砖和水泥,加上凉州运来的钢筋,冯小宝开始修建他的勃列日涅夫式大楼。

以一条走廊为轴,走廊两侧是单门独户的套间(一些外尚大楼则是一侧有套间,另一侧可用于巷战。走廓狭窄,每个套间有独立的厨卫,带有阳台。

其实并不美观,但建筑材料缺乏,优先解决有无的问题。

冯小宝觉得不好看,但其他人不是这么认为的,杨成献和程伯喜对他的敬佩日增,而胡族则将他当成神来看待。

所有不能的神,在短短的时间里就让通湟县矗立起座座高大坚固的建筑,每栋楼都是五层以上,有如一座座庞然大物,让人心生敬畏。

古代建筑不容易,为什么都是木头结构,砖难烧制、石头难取,关键是没有水泥!

冯小宝给通湟县军民的感觉实在太神奇了,好象天人一般,能够给他们带来完全想象不到的东西。


状态提示:第二二十节 毁灭一切,重建一切!--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