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军事历史>席卷天下>第601章:寡人需要至少一亿人

♂!

张氏一族对于华夏有些贡献,他们在司马皇室带头逃窜长江以南之后,一直是极力在抵抗胡人,一直到张重华继位之前是尊东晋小朝廷为正朔。.l

尊东晋小朝廷为正朔的的确确就是一种贡献,不管张氏一族在暗地里是怎么搞,名份上依然统属东晋小朝廷,是承认同一族群的“大一统”思想,恰恰就是因为“大一统”的思想才让华夏这个民族能够保持统一,并一直延续着传承下去。

地球上有着相当多的民族,可以追查的历史上述到公元五千年,有极多的民族曾经辉煌一时,但是这些民族很快就在时间的长河中消失,哪怕是有后裔留下,可那些后裔也不会再认为自己是某个谁的后续,是会接触到新的文化变成一个新的民族。

炎黄一族从黄河源头开始征战并且壮大,历经夏朝和商朝两代不断与戎、狄、夷、蛮、越争夺生存空间,才有了姬周的基本盘。

有周一代,姬姓王族分封诸臣,用意是让那些臣子来保卫王室。那些被分封出去的臣子,他们当时所遭遇到的状况其实是无比的恶劣,不但要经受各个异族的袭击和征讨,还要面对极度恶劣的环境。姬姓周室分封出去了三千,极多封臣就是灭亡在异族的手中,能够坚持并且发展下来的那些诸侯,是在周室东迁之后成为春秋初期的诸国。

姬姓周室分封诸臣不管是一开始抱着什么样的想法,那一次的大分封是真正做到了一点,那就是为族群争夺到了更大的生存空间。

分封诸侯扩展了同一苗裔的生存空间,可是要没有秦横扫**八荒那就不太好说会变成什么样子,毕竟经过数百年的不同国家,像是秦人、赵人、燕人、韩人、楚人……等等每个不同国家的人都有了自己的自称。要是没有秦一统天下,诸国经过更久的各国1独1立,可以想象哪怕是有同一个祖先,后面肯定也会变成不同的民族。

秦一统天下有大贡献,随后的车同轨、书同文、度量衡更是为民族捏合创造了基础,要是没有这些,不知道还有没有华夏民族?

秦的贡献不可抹灭,给予华夏苗裔自豪感的却是汉帝国。

是汉帝**事的强盛给民族增加了一剂强心剂,用对外征战的不断破国亡族的鼎盛,让其余民族开始有了“汉人”这个称呼,等待陈汤搴歙侯之旗和斩郅支之首,那一句“明犯强汉虽远必诛”支撑起了汉人的脊梁骨,哪怕是到汉室灭亡都还在压着异族打,才有“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传于后世。

汉帝国的丰功伟绩有多么大的影响呢?是司马皇族无能丢了中原,匈奴人刘渊为了取得支持只能喊出自己有汉室血脉,还搞了一个臭名昭彰的“皇汉”。

多个异族建立国家想到的第一个国号就是“汉”,结果就有了刘渊汉国、李寿成汉、刘知远后汉、刘崇北汉、刘隐南汉。真正成势并列立国就那么多,取个名号却没有成功立国的就更多,汉王在各朝各代也是一个顶级的王爵。

西汉和东汉军事上的强盛是真的有着难以想象的影响,一直是到杨坚代周,拿出来的口号就是恢复汉家男儿的尊严,再建强汉的辉煌。丝毫不夸张地说,杨坚终其一生都是在重新恢复汉人的地位,他还是科举的创始人。隋朝虽然短暂,可是对于族裔的贡献一点都不低,哪怕是到公元两千年之后都还在享受其余萌。

刘彦看东西的眼光与现如今的很多人都不相同,他有着明确的民族概念,知道世界是有多么大,当然有心建立一个永远不灭的帝国,可是着眼的地方却想着让汉家苗裔拥有更大的生存空间,最好是地球的每一处都有汉人的存在。

所思考的东西不一样,有着更开阔的目光,刘彦其实在面对同一族裔的敌人时,他会采取更加温和一些的手段,尤其是觉得那个敌人对族裔有贡献,少了一种要斩尽杀绝的狠辣。

对于刘彦来讲,世界真的很大,大到哪怕是最为敌人的同族,不用彻底消灭而是驱赶到某个地方也还行,甚至还希望那些被驱赶去的同族能够站稳脚跟,哪怕是一直作为敌人,但总好过一些异族去占着那些地方。

刘彦坚信一点,大一统思想深入人心的大环境下,哪怕是他这一代纵容作为敌人的同族,下一代也必然是会将那些游离于外的“游子”用尽手段“收”回来。再说了,他一些时候刻意放纵一下,该收网的时候也必然不会迟疑,可能就不用等着下一代人去做了。

关于是否接纳张祚,随同刘彦出征的众臣是在隔天才先后以文字来上表意见。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有经过私下的沟通,竟是没有反对意见者,只是怎么接纳,接纳之后该给予什么待遇,一些细节上面有着不相同的意见。

张祚现在并不是凉王,他假传张重华的诏书自号大将军,没有名分代表张氏凉国举国投降,能代表的也就是他自己,可能还要带上那些愿意听话的郡县。

张氏凉国名正言顺的凉王张重华在襄国,与那些战败被俘的各国、各势力头头脑脑们一样,是处于被囚禁之中。

张重华绝食不成之后开始非暴力不抵抗,一直以来就是采取不合作态度,在所有被俘的头头脑脑中算是比较有骨气的一个。

所谓彼之英雄我之仇寇,有骨气的要是自己人那是一件好事,但有骨气的敌人则会显得讨厌,汉国想要得到的是一个没有被大举破坏的西凉,亦是不想在灭掉张氏凉国


状态提示:第601章:寡人需要至少一亿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