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军事历史>铁血铸新明>第一百六十六节 布局

第一卷风起于飘萍之末

在德州的习俗中,有空场地可存放粮食及货物的栈房称为厂。加之运河两岸的仓库在德州城北三里左右,遂有北厂之名。

现在的秦堡正位于北厂中心位置。

战争和节日并没有影响运河的节奏,反而显现出畸形的繁荣。

河道内,满载粮食的漕船、南货北运的商船、竹篷瓦盖的客船、装饰华丽的官船,连接如织,衔尾相随。

无数道跳板将船与码头衔接起来,装卸漕粮及其他货物的劳动号子,此起彼伏。肩抬人扛的脚夫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陆上,北厂分为西南街和东北街。西南街以东,东北街以南,是一片宽阔的仓廒区。

附近州府县的农户,赶着驴、牛车,推着独轮车,满载着一些山货来到德州仓口,换取一些日常生活必需品。

车马、行人密密匝匝,万头攒动,好一个庞大自由的商业集场。

街上熙熙攘攘商贾云集,戏楼、茶馆、店铺、盐厂、酒肆鳞次栉比,物品琳琅满目、品种俱全。

各种身份的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消费场所。

进小饭馆打尖用饭的交粮农、装卸车船的脚夫、衙门差役兵卒、小商小贩、过往的行人,一碗饭就着些许汤水小菜,经济而实惠。

进出那些大饭庄的,则就不是一般的平民百姓了。

有升、迁、调、补的过往官员,南北的富商大贾,考取功名的文人学士,游山玩水的豪绅名流、公子阔少等。

若不是亲眼所见,秦浩明绝对不相信在满目苍夷的大明,既还有如此一方世外桃源。

“安排一些人手扎根此地,找几个铺子或者行当作为掩护,必须在这里发展我们的隐藏势力,与明面上相互呼应。”

一身富贵公子打扮的秦浩明,宛若一个求学的士子。

找了一个大酒楼,点了几碗小碟一些茶点,沏了一壶茶,剥着手里的毛豆细细咀嚼,低声对旁边书童打扮的董长青说道。

如此一方风水宝地,惹起了他的觊觎。

“将……公子,先建一个草药医馆如何?

既可安排部分伤残将士,也为今后囤积草药做些准备,还可以招募、培养我们自己的医官,实乃一举三得。”

董长青略微思索,眼神警惕的扫过楼上四方食客,身体稍微前倾,靠近秦浩明的耳边悄悄细语。

“这水煮毛豆不错,放松点,就当平常聊天,刻意行事反而引起有心人的警觉。行事要自然,要装什么像什么,这方面你火候欠缺。”

滋溜一口饮尽杯里香浓的茶水,吃了一块红枣糕,秦浩明低着头,淡然地对董长青说道。

董长青郝然一笑,自己终究做不到像秦将军一样举重若轻,着相了!

“你的想法不错!此处四通八达,人流量大,物资丰富,结合我们的具体情况,正是医馆开张的理想之地。

不过既然要开,那就不要小打小闹,索性把规模弄大。

四处招聘名医,从伤亡将士家属中选择愿意从事医馆工作的人员,或者挑选聪明伶俐的孩子从小培养。”

秦浩明手指点着桌子,细细谋划。

董长青头脑相当灵活,缺少的不过历练而已。

培养自己的医疗队伍,刻不容缓。若不是他提及,还真是忽略,毕竟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还有,白头翁、木香、柴胡、地龙、甘草、雄黄……

这些防疫药材要大量囤积,务必上升到最重要的战略高度,由你亲自负责。”

秦浩明的眼里俱是忧虑,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后期,大疫在北方多次流行。

从崇祯六年开始,山西出现疫情,十年山西全境大疫,十六、十七两年为高峰。

特别是崇祯十六年,通州、昌平州、保定府均有大疫,并且传入北京。

明史云:“京师大疫,自二月至九月。”

董长青微微点头,并没有过问具体原因。明白秦将军不会无的放矢,自己遵令而行便是。

望着窗外人来人往热闹景象,他喟然而叹,“想不到倪宠一介贪腐官员,管理地方倒是一把好手,不知比其他县府强过多少?”

“不贪赃,就无枉法。

心底无私天地宽,虽然其间有个人能力原因,但一定是清官有作为者多于赃官者,切勿一叶障目!”

秦浩明吔视董长青一眼,话语间意有所指。

他这是在敲打,毫不讳言,暗卫就是一个特务组织,其职权之大破坏力之强,秦浩明比谁都清楚。

若是再发生贪腐行为,可以想象会造成什么危害。

当然,事情必须一分为二看,虽然特务组织为人所不喜,但确实是卫国利器。

一个国家领导人若是没有特务机构,那就是一个聋子瞎子,就是一个摆设,离亡国也不远矣!

最典型的莫过于当今的崇祯皇帝,由于过往锦衣卫名声不佳,听从首辅周廷儒的建议,于崇祯三年裁汰锦衣卫,设为虚职。

以至于崇祯十五年十一月,建奴再次从墙子岭、青山口入关,京师戒严。

建奴如入无人之境,明军一触即溃,清兵长驱直入,越京畿,入山东,进江苏,一直打到沭阳,沿途抢掠。

建奴北上,举朝震惊,京师再度戒严。再次启用的首辅周延儒不得已,自请督率军旅。

崇祯皇帝大喜,下诏褒奖,降手敕,把他比作召虎、裴度,赐章服、白金、文绮和上等好马四匹,拿出大批金帛让周延儒赏赐军


状态提示:第一百六十六节 布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