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军事历史>扶秦>第105章 演出

(看来上一章写的不好,只有铁杆书友稳稳的幸福—俪超恋的三票推荐,好可怜……)

“赵大人是有备而来啊。”扶苏放下手中的书帖,笑着对赵高说。

“是胡毋敬这小子,公子的学宫就在栎阳附近,听说公子在编撰蒙学课文,推广楷书,就自己动手写了一篇,他又怕自己不够分量,非得让我也写一篇。不知公子觉得可否合用?”赵高对自己和胡毋敬的书法很是自信。

“不说学宫如今废了很大功夫编撰启蒙书籍没有所得,只看赵大人如此热心,我也要把这两篇文章用在学宫之中。”扶苏笑着回道。

“能用上就好,算是不负胡毋敬所托。”赵高喜笑颜开。

赵高虽然备受嬴政喜爱,但由于出身一直被朝中大臣攻讦,如今两篇文章被采纳,扶苏肯定会将他们刊行天下,对自己的名声大有好处。

“公子一路劳顿,还请早些休息,高告辞。”赵高目的达到,向扶苏告别而去。

翌日一早,扶苏在夏薇的帮助下,穿上华服,很是英武不凡的前往章台宫。

此时的章台宫黑色的旌旗迎风招展,旌旗之下一列列士兵昂首挺胸,威武雄壮,一片肃杀之气弥漫开来。

扶苏到达的时候,文武百官站在宫殿之外,相互的打着招呼,一片喜色,扶苏看到李斯和魏缭,一一上前行礼。

不久一个礼官站在宫殿正门大声道:“百官进殿。”

文武百官在丞相王绾和熊琦的带领下鱼贯进入章台宫,分列入座。

待百官坐定,礼官有高声道:“各国使节进殿。”

以楚国为首的各国质子和使节闻声而入,也在侍者的引导下在殿内坐下。

扶苏看到姬丹入殿,不由得多看了几眼,似乎这样能知道姬丹向嬴政求婚到底是为了什么。

姬丹似乎感觉到了扶苏的目光,向扶苏望去,温和的微笑致意,扶苏却把目光撤去,没有理会。

“大王到。”

嬴政缓步走向王位,坐定之后,众官员一起向嬴政行礼。

“各位卿家免礼。”

“开始吧。”

“姬安上殿。”

礼官一声高唱,每隔五十步就有一个侍者接着将“姬安上殿”四个字传递下去,知道宫城门前。

待声音传到宫城门前,中尉冯云大手一挥,城门在士兵们合力之下,渐渐打开。

一辆马车从城门穿过,赶车的正是曾经出访秦国的娄成,马车后边跟着一群韩国的降臣,满面凄容的亦步亦趋。

过了不到两刻钟,马车在章台宫外停下。娄成伸手将车帘掀开,身材微胖的韩王姬安从马车上下来。他还穿着王服,头戴王冠,面色也还红润,似乎并没哟受到什么委屈。

姬安整理好衣服,抬头向章台宫望去,面色一白,终于有了一点亡国之君的凄惶。台阶两侧站着士兵,持戈而立,面容沉肃,目不斜视,正等着他拾阶而上。

姬安定了定神,从马车里去除一封帛书,一枚印玺,在韩国降臣的目光中,抬步登上台阶,往章台宫走去。

扶苏看到身材微胖的姬安出现在章台宫正殿门口的时候,没有去想姬安的满头大汗是累的还是紧张的,而是在想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

难道亡国之君都是胖子吗?在他印象中蜀国的刘禅、南唐的李煜好像都是胖子来着。

进殿之后,姬安感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的身上,不免更是紧张,脸上似乎连汗水都不敢流出,只剩下煞白。

他抬头看去,嬴政坐在王位之上看着他,面无表情,他吓了一跳,不敢多看,把目光挪开,又看到秦国的大臣们或是兴奋或是鄙视的瞅着他,没有一个正眼瞧他的;接下来是各国的使节,他们的目光要柔和的多,有些人虽然满是幸灾乐祸,但更多的人则充满了同情。姬安看见这些使节的目光,没来由的脸上一红,然后迅速的消减下去,脸色更加苍白。

“殿下何人?”礼官道。

听到这四个字,扶苏险些“噗呲”一声笑出来,尼玛当大家是聋子的吗?

姬安却没有心情考虑这些,诚惶诚恐道:“外臣姬安拜见秦王。”

“既是外臣何不依礼而拜?”

姬安一下楞在当场,过了一阵,才缓缓跪下,向嬴政行礼。

“免礼。”嬴政冷冷开口。

“所来何事?”

“臣受祖宗所遗,为周天子牧守一地,然无德无能,内不能安文武,外不能御强敌,今秦为诸侯之伯,安欲以韩地托秦,望大王恩准。”这些话都是提前准备好的,姬安倒是说的顺溜。

“寡人数次请你归秦,为何今日才来?”嬴政仍然是冷着脸,丝毫没有因为姬安委婉的投降而有所改变。

“外臣为韩地政务所缠,无暇西来,还望大王恕罪。”

扶苏看着嬴政和姬安的演出,只觉得自己小腹疼痛,如此忍耐笑意,实在有些强人所难。

一个是中华祖龙,一个是亡国之君,竟然一起配合把一场亡国之战,演的如此款款情深,倒也是好演员了。

“……夫韩以秦为不义,而与秦兄弟共苦天下。已又背秦……”嬴政与姬安的演出结束,礼官继续登场,拿出一篇早就写好的文章,当着姬安和各国使节的面宣读起来。

扶苏听了一阵,更是腹诽不已。诏书的大意就是秦韩本是兄弟之国,两国相互守望,共同抗击外敌的袭扰。可是韩国竟然背叛了秦韩的同盟,一而再再而三的攻打秦国,秦国


状态提示:第105章 演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