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军事历史>皇宋锦绣>第三百五十三章 水上投入
通,让整个北宋的水运四通八达,在另外一个意义上面,打造一个运输体系。

此时此刻,宿迁港才是一个关键,这里已经成为了海州这边,发展的一个关键点位,除了定海军之外,最快速度,从个一片荒地,变成一个繁忙的城市的记录。

从一个不闻一名,连人迹都没有的荒地,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容纳了最少5万人,并且繁忙无比的城市。

无数从定海军那里购买过来,通过海州到这里的官道,运送到这里的货物,会在这里分别装船,每年的吞吐量逐步的提升,现在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非常可怕的程度,才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到现在,扩建工程已经开启,完成之后,吞吐量还可以达到现在的5倍以上。

宿迁已经成为了整个北宋,最繁忙的河港,除非是来自江南的海商,否则,大部分的商人,都会通过北宋发达的水系,来到宿迁,然后前往定海军购买商品。

商人们,有的携带了巨大的船队,有的,就是孤身前来,定海军早已经把很多的东西,都准备好了,船队也是最先兴建的,在原来的基础之下,定海军拥有了超过1000条船,总量高达20万料的庞大船队,每天往来于运河之上,把触角深入到了整个北宋的每一个角落。

宿迁就是定海军庞大船队基地之一,并且常年有大量航线通行,未来会建立一个庞大的展示中心和交易所,把定海军最少一半商品,拿到这里来交易。

此时的宿迁港,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30艘体态庞大的船舶,他们清一色的,是800料的沙船,全部都是江南的产物,都是刚刚下水不久的新船。

本来都有主的,却被定海军用高价买到,这些就是赵信去往东都汴梁的座驾。

赵信对于这些船,有些不满意,最好的船,不应该是这样的简单的中国式帆船,而应该是有些类似于车船的庞大船舶,依靠着帆和浆,甚至在内部,可以通过踩踏传送的叶轮,快速前进的船。

只不过,这些船,太过先进了,定海军虽然有钢铁基础,也拥有机械制造的基础,但是要贸然的进入这里,还需要相当的时间。

造船厂的扩大,不单单是人到位就可以了,还有材料,技术,机械等诸多的方面,在这一切都不具备之前,拿来主义,是最好的选择。

在这个时代,传统的工艺条件之下,完成一艘船,不但需要庞大的投入,也需要时间,短则一年,多则两三年。

不过,对于赵信而言,钱能够解决的问题,一切都不是问题,一艘800料沙船,价格大概在400贯左右,定海军直接拿出了1000贯,几乎是他的两三倍,不为钱而折腰的,没有接,一艘船,两三年的时间,也赚不到两三倍的利润,大不了拿了一千贯,继续下达订单。

赵信除了大量的购买船只,也大肆的扩大河运的队伍,大量雇佣所有跟水有关系的人员。

在短短的一年时间之中,对于走水上生意的这一批人来说,是一个福音,因为不但有了大量的工作,还有被长期雇佣的机会。

河工很苦,一些从事着河上工作的人,往往是吃青春饭的,依靠着辛苦的劳动,才能够赚到微薄的薪水,船老大和船上的,稍稍好一点,可是一次倾覆,就足以让无数的家庭,陷入到最苦难的境地之中。


状态提示:第三百五十三章 水上投入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