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军事历史>皇宋锦绣>第四百三十一章 东京政局
逼迫之下,犯了错误的,插手了不该插手的地方,这么一个心腹大患,就这么,自己玩完了,他终于可以掌握辅的力量的时候,韩琦又出现了。

这是绝对不允许的,范仲淹或许还会容许,可是韩琦一旦入主中枢,那么绝对不回容许一个傀儡的存在。

哪怕是自保,章得象也必须要行动,同样,跟章得象站在同样的立场上面的,还有贾朝昌,作为变法派最大敌人的贾朝昌,哪怕是在范仲淹主政的时候,都阴奉阳违,更别说现在。

贾朝昌在朝廷之中,并不受待见,可是他也是枢密使的,可以说,是韩琦的顶头上司,韩琦如果要起飞的话,直接针对,也就是贾朝昌了。

不得不感慨,贾朝昌跟韩琦两个人,真的是相爱相杀的,在历史之中,他们两个就是继任者的,贾朝昌终于借助着,资历,成功的做到了东府脑的位置,却好景不长,韩琦终于接替了他的位置。

可是这一切,是十几年之后,现在,伴随着一个史无前例的西北农田水利工程,韩琦一下子站在了所有人的对立面。

不得不说的,保守派的计谋,起到了作用,中枢的东西两府的脑,都对韩琦产生了敌视,甚至在各自范畴之中,进行了防御。

可是更加为难的,还是仁宗,仁宗当然知道,韩琦是一个出色官员,出将入相的,如果不然的话,为什么保州兵变,还有西北的事物,会委托他来处置。

实际上,韩琦真的处理的不错,在韩琦上任之后,整个西北的局面,得到了明显的改观。

因为粮食和自然灾害,而不稳的整个西北的局势,特别的京兆府哪里的问题,在韩琦到来之后,就迎刃而解了,如果韩琦只是做到这些,那么韩琦的能力是得到肯定,他也会简在帝心,只要经过一定的布置,让韩琦在地方上面,磨勘一段时间,一个新的政府脑,就会在韩琦的主导之下出现。

可是再怎么的想象,甚至足够的高估韩琦,都不可能想到,会是眼前的整个结果。

为了稳定朝政,范仲淹插手科举,这只是一个方面,仁宗必然要反击,可是更多的,还是保证朝堂上面的稳定。

因为变法的关系,造就了整个朝堂的反弹,保守派可以说是想尽了一些的办法足迹保守派,已经不是找到问题这么的简单了,那是因为杀戮和控制,而衍生出来的力量,一下子,让变法派,进入到了帝国的故纸堆之中。

本以为,整个北宋的朝政,即将稳定下来,可是,在韩琦的做法之中,却并不是如此。

韩琦渴望回来,此时此刻,他却不适合回来,这一点,仁宗看的非常的清楚。

变法派造成的波澜,必须要磨平,否则不适合中枢的正常的展,保守派表现出来的力量,让他有些胆寒,真的要是韩琦回来,又一轮的争斗就将会产生。

任何的争斗,或许无法分出胜负,却会浪费整个北宋的力量,现在,正好是北宋最好的时候的。

心腹大患,整个财政支出的重点,西夏最终灭亡了,哪怕他们的全部土地,被辽国拿到,战利品也是大部分被辽国拿到,可是对于北宋来说,边患得到了根本性的解除。

这一点,加上铁料的变化,未来,只要北宋中枢,不出现实质性的问题,必然是逐步的向好,这种情况之下,变法派所产生的作用,就没有之前么的好了。

仁宗之所以执意的变法,原因就在于,整个北宋的情况,已经展到不变法已经不行的程度了。

如果不变法,整个北宋,就如同病入膏肓的慢性病患者一样,那就永远的沉沦了。

可是现在,最大肿瘤,西夏已经背切除了,内部的局面,也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铁料,还有其他的一些东西的出现,让北宋的财务状况出现了好转,历史上,第一年,获得了上百万贯的收益,这才是重点。

钱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却能够解决大部分的问题,变法派太过激进,在没有别的选择,或者说,为了改变北宋现在的状况,不得已而为之的前提下,那是无奈的选择,现在,只要坚持一点时间,当这个改变,真正的融入到整个世界的时候,变法,似乎也没有想象的那么的重要。

这种情况下,韩琦冒出来,简直是让仁宗为难,一个本应该被放在地方,逐步的磨勘的变法派领袖,却立下了难以想象的功劳,几乎必然要进入中枢,如何的安排,则成为了仁宗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之前,兴庆府之战,加上灵州协议,已经让仁宗考虑到了这个问题了,现在庞大的西北水利建设,更是在这个基础上面,添了一把火,韩琦必然要调入到中枢,那么要取代谁的位置呢?

可是对于更多,北宋的众多官员而言,这简直是石破天惊的大事,任何一个有点眼光的官员,都可以看出,西北的变局,对于整个北宋的影响。

灵州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那是新附之地,那是西北边陲,更是比较薄弱,为什么他们能够成功。

这也太过可怕了吧,之前,只是因为渭州牛马大会,过去人质询一下,却没有想到,居然质询出这么一个可怕的东西,一个遍布在整个西北,惠及到5ooo万亩土地的庞大水利工程,这对于北宋的影响是空前的。

特别是叶清臣这样的务实的官员,甚至不相信这是真的,他用亲身经历知道,一个如此庞大的水利工程有多难。

可是最少有七八十个官员过去,他们不


状态提示:第四百三十一章 东京政局--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