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穿越重生>崇祯十七年秋>第1404章包抄敌后

金国的版图拉得很长,像是一只双头鹰,一头望着西域,一头望着关中,又如一条巨蟒横陈在前。

雍凉之地和河西走廊,是金国东西链接的重要枢纽,犹如蛇腹,明军如果能够拿下雍凉,就等于将金国一分为二,关中和陇西地区的金军便无法西逃。

若是能够将金国主力尽数歼灭,那就可以避免明国西部边境,有一个强大的西金出现。

早几年前,明朝就开始经营青海南部,并重新确立与乌斯藏的关系,目的就在金国的腹部放一把匕首,顶着金国的腰眼子,从战略上对关陇地区形成包围的态势。

王得仁肩负的责任就是包抄关陇,他率领两万人马,从青海南部北上,突袭西宁府,杀了金军一个措手不及,然后迅速北攻凉州。

只是不想金国的户相虞胤正好在凉州城中,王得仁攻打已有十余日,却始终没有破城。

自从唐鲁两王斗争失败,唐王被囚禁于高墙,鲁王远走南洋之后,唐系和鲁系的将领,近些年来其实都不太如意,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因为朝中后台倒台,王得仁的日子并不好过,被安排到青海南部驻守,等于是边缘.化,等同于流放。

由于道路不通,造成物资匮乏,再加地方贫瘠,驻扎于青海绝对不是一件令人舒服的事情,甚至比不上关外苦寒之地舒服。

这次他成为伐金的第五路大军,而且是承担奇兵的任务,对于王得仁来说,绝对是一次翻身的机会。

唐王倒台后,唐系大佬金声桓身死,只有最先投靠王彦,一直给王彦通信的李元胤混得不错,其他唐系旧将,都过的普普通通,不是被排挤,就是得不到升迁,失去了政治前途。

这次他能得到包抄金军的任务,也不是有人要关照他,而是恰巧他就在青海这个苦地方驻防,所以才落在他的头上。

王得仁意识到这对他来说是一次机会,如果这次能将任务完成,那就算立了一件大功,或许就能更进一步,从新得到朝廷的重用,避免一辈子都在边境调动。

因为这一点,王得仁对这次作战十分用心,准备大显身手,不过粮食一项却成了他的紧箍咒。

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青海与四川间道路不通畅,有大山阻隔,所以运输十分不便,青海明军的补给,主要来自明军控制的青海南部区域,以及乌斯藏都司。

这两个地方都不富裕,王得仁只带了够吃一个月的牛羊,便向北进军。

他原本是打着以战养战的心思,寻思着能从金国这里获得一笔粮草,但是打下西宁后才发现,金国的府库早已空空如野,比他还要穷。

现在他的粮食已经只够十余天,也不知道明军主力何时能赶来,他只有尽快打下凉州,来解决粮草的问题,同时彻底切断金国与西域的联系,完成此次出兵的任务。

眼下凉州城,虽然不好打,但是也不是没有好消息,凉州城内就有一批从西域和蒙古运来的牛羊。

这时,朝阳逐渐从东方升起,阳光洒向凉州城,为城池的轮廓绣上一条金边,唤醒了整个战场。

城外明军的营地内,也开始热闹起来,牛羊的叫声与士卒说话的声音充满了大营,士卒走出营帐,营盘逐渐从沉睡中清醒。

王得仁见太阳已然升起,注视了一下远处的凉州城,随即转身回到大帐内。

不多时,中军聚将的鼓声响起,几名明将和随行的归义首领,匆匆吃了一点东西,便往帅帐而去。

此时在凉州城头上,虞胤正观察着城外的明军营地,连续几日的攻击,已经让城内的守军有些难以对付。

眼下凉州的情况已经十分危急,不过相比凉州的情况,虞胤却更加担心关中会战的结果。

最近这些日子不断有新的消息传来,明军已经进入了关中,金国主力要与明军决战,他人在凉州,心却关注着关中的动态。

“相公,明贼又要攻城了!”一名金军将领,手指城外忽然说道。

虞胤向城外看去,果然见一队队的明军,扛着登城梯,推着攻城锤,慢慢走出营盘,开始在城下列阵。

凉州城内的守军只有五千余人,大多是屯军,都不是精锐,不过明军并没有火炮等大型攻城器械,所以才打了十多天也没打下来。

这次明军中推出了不少鹅车和投石机,攻击显然会比之前更为猛烈,虞胤脸色不禁一沉,神情严肃起来,“快让士卒加强防务,让青壮将火油运上城来。”

南城剑拔弩张,战事一触即发时,一名插着背旗的信使,却纵马飞奔到东城外,大声喊道:“关中急报!”

城上士卒不敢开门,直接放下绳索,将那信使吊上城来。

西城外,明军士卒正在列阵,五千余名士卒列成数个方阵,前面是扛着梯子的刀盾兵,后面是拥着云梯、鹅车、盾车的火铳手,阵中旗帜飘扬,杀气腾腾。

两万明军先袭取了西宁府,王得仁留下了七千人马镇守,然后率领一万三千兵马来取凉州,兵力不是很充足,无法围城,所以主攻一面。

虽说受制于粮草,明军无法出动太多的兵马,但是凉州的守军战力很差,只有虞胤和他的护卫还能打仗,其它都不是明军的对手。

明军的兵力只有城中的两倍多一点,可是明军的精锐程度却超过了金军,王得仁对于拿下凉州还是有自信的,他担心的问题只是时间而已。

虞胤站在城头,双手扶在城头向城


状态提示:第1404章包抄敌后--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