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穿越重生>崇祯十七年秋>第417章洋县之役下

汉中重镇南郑城,已经不复昔日面貌,张献忠不仅夺走汉中之粮,连南郑城也一并焚毁,豪格虽然得了南郑,但除了烧不坏的城墙,其他什么也没有。

虽然是在城中,但几万清兵还是得住在帐篷里,要说南郑既然已经成为一片废墟,那豪格就该放弃此地,但北面的褒城情况也差不多,而且南郑之所以是汉中府城,是因为他坐落在汉中盆地中间,豪格屯兵于此,无论大西军从哪个方向踏入盆地,他都能派遣八旗迅速做出反应。

洋县之战进行了一个多月,但定军山上张献忠就是不出来,青石关和武都山的西军也没有任何动静,这让豪格逐渐开始坐立不安起来。

汉中之战完全没有进展,豪格不得不让留守陕西的巡抚雷兴启、甘肃巡抚张文衡,想办法再送一些粮草过来,结果粮食没送来多少,甘肃****就因为清兵在陕甘之地搜刮太狠,发生暴乱,回族将领米喇印、丁国栋拥戴明宗室延长王朱识(钅穿),攻下甘州、凉州,杀了清廷的甘州总兵刘良臣,凉州副总兵毛镔,局势似有溃乱之势。

这让豪格知道,他已经无法再从陕甘之地获得粮草,而他看着军队不断降低的配给,看着逐渐要耗尽的军粮,他也日渐焦虑起来。

孟乔芳匆匆从洋县赶来,说是来找豪格要粮草,但即便他有了粮草,也不一定能将洋县攻下,他此行的真正目的其实是来劝说豪格,乘着大军尚有一战之力,暂时退回关中之地。

守卫洋县的张文秀是个厉害人物,加上城内兵精粮足,实在很难攻打,张文秀知道清军粮少,甚至让西军直接在城上做饭,每日面饼的香味与肉香飘下城来,使得城外清军的士气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孟乔芳进了南的大帐外,这时在大帐内,几名满清大员,正在激烈的争论着军粮的问题,尚书星讷道:“王爷,军粮现在只能维持十天,如果十天之后,再找不到粮食,那就只有宰杀战马了。”

听到要杀马,豪格眉头一皱,即便是北方民族,战马也是宝贵之物,他用他那双因为睡眠不足,而显得通红的眼睛,扫向充当他智囊的王遵坦道:“王巡抚的意见呢?”

“奴才赞成尚书的意见,只有宰杀战马了。仗打到这个时候,就是看谁先坚持不住,王爷为了击败张逆,已经耗费甚多,如果现在放弃,那之前的一切都将覆水东流。孟总督攻打洋县已经接近两月,成功就在眼前,王爷千万不能半途而废啊。”

王遵坦虽是个汉人,但这次他随豪格作战,为他出谋划策,在多尔衮一派看来,他已经是豪格一派的官员,所以他的前程可以说与豪格绑在了一起。

豪格此时在清廷朝中的地位,已经日益衰落,如果这次他征讨张献忠失败,那在清廷内部肯定就只得靠边站,甚至会被责罚削去亲王爵位,彻底失势。

王遵坦的前程也会因为豪格倒台,而彻底黯淡无光,所以他虽然知道眼下的情况,对豪格已经十分不利,却依然怂恿豪格继续进行汉中之战。

因为赢了,王遵坦的地位自然水涨船高,输了,他的结果也只是前途暗淡,这与撤回关中的结果没有多大的区别,所以王遵坦没有理由,不让豪格堵上一把。

豪格听了他的话语,脸上一阵纠结,但刚到帐外的孟乔芳听到帐内的对话,心里却怒了起来,“有粮就能打下洋县,这王遵坦简直站着说话不腰疼,他自己怎么不领兵去打呢?”

这时不待士卒禀报,孟乔芳便怒气冲冲的挑起帐帘直接进来,“宰杀战马为军粮之事,绝对不可!”

面对突然闯入账内的孟乔芳,众人一阵愕然,这是一件极其无礼之事,如果是一般汉人,肯定就直接被杀了,但孟乔芳乃是汉军旗的旗人,算是满清自己人,而且还是陕西三边总督,所以豪格脸上虽然不快,但也没有责怪,他更关心的是孟乔芳的话语。

“为什么不能杀战马?”豪格问道,其实他心里十分不甘,仗打到现在,他耗尽了陕甘之力,实在不想灰溜溜退回关中之地。

孟乔芳意识方才太过鲁莽,先行礼请罪道:“王爷恕罪,卑职方才孟浪了。”

豪格不耐烦的挥了挥手,“你快些说,不杀战马,本王要如何才能击败张逆。”

孟乔芳微微皱眉,“王爷,卑职不知道不杀战马要如何才能击败张逆,但卑职知道,杀了战马,王爷肯定打不过张逆。”

豪格听闻此语,猛然反应过来,整个身体顿时颓然的靠在大椅上。

孟乔芳在洋县外杀掉自己的坐骑,那是收买人心,并不是要把战马当做军粮,而且绿营不以骑战见长,他手里也没有多少战马,就算全部宰杀,也不影响绿营的战力,但南郑的清军却不同,都是以骑射见长的满蒙八旗,他们没了战马,那就是老虎拔了牙,老鹰没了爪。

孟乔芳停顿片刻接着说道:“我大清朝入关之初,兵力不敌明朝五分之一,之所以现在能一统天下,便是因为八旗善于骑射,士马精壮也。如今若是杀马,则等于自断双臂,张逆屯军于山中、险隘,不敢下山,所惧者,八旗铁骑也。如将战马吃了,即便张逆下山救援洋县,王爷又拿什么来与张逆作战呢?”

豪格当局者迷,他心中求胜的**太强烈,反而忽视了一个最简单的问题,清兵之所能够以六万人马,对抗十多万大西军,原因就是因为,张献忠的步军在平原上打不过八旗骑兵。

状态提示:第417章洋县之役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