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穿越重生>崇祯十七年秋>第918章砲群大战上

吴三桂带着属下疾步登上关墙,上面士卒跑动的脚步声,将校的呼喊声,传入耳中,他走到墙边向关下眺望,整个关墙外的平地和山丘上布满了明军士卒。

那日明军擂鼓聚将,吴三桂便以为明军次日就会攻关,没想到何腾蛟居然硬时拖到现在。

之前王得仁急于解钓鱼城之围,所以连日进攻,但是每次准备都不充分,最后打成了兵家大忌的添油战术,何腾蛟能吸取教训,准备几日,吴三桂倒是刮目相看。

明朝内部,了解何腾蛟的人,自然知道他有各种问题,但是在满清和金国看来,何腾蛟确是南明的擎天石柱之一,因为他在对清战争中,目前还未有大的败绩,特别是楚赣大战中,居然守住了武昌城,硬是让满清豫亲王折戟而归。

佛图关前的平原,虽说不算宽阔,但展开六七千人绝对没有问题,现在平原上已经被火红军服的明军站满,连两边的山丘上,都站满了人,山林中旌旗翻飞,让人草木皆兵。

这时山丘上的明军未动,平原上秘密麻麻的明军,夹杂着无数凸起的攻城器械,开始向关下移动。

吴三桂深吸了一口气,这次明军准备充分,他守关来第一次感受到了压力。

“关上的长枪,刀盾,铳手,关下的弓手,砲手准备好了没?”吴三桂眺望了关下,回头沉声问道:“还有预备队也要安排好,明军这次进攻,可能会进行持续不断的冲击。”

说着吴三桂的目光,瞟了站在山丘中的明军一眼。

佛图关只有一千步长,吴三桂万五之数,能投入防御的也就四五千人左右,他能留出充足的预备队。

“王爷放心,都准备好了。”

吴三桂听了胡国柱的话,没有再做过多的训示,虽然明军这次准备似乎很充分,但地形限制了明军的发挥,确是不争的事实,况且他兵力也充足,只需要防守关墙和两侧的山头,又有足够的预备部队,顶住明军一段时间的进攻,问题应该不大。

“传令下去,敌军靠近,立刻攻击。”

关上的将领立时躬身领命,吴三桂拍了拍胡国柱的肩膀,便转身下关。

关上危险,他是金国的王爷,干系重大,自然不可能亲冒矢石,所以将防守交给了他的心腹大将。

关下推着盾车,云梯,攻城塔和巢车的攻城部队,已经前进到关前一里,后面的砲群也开始向前运动,城上的胡国柱见此,手握紧了刀柄,但心中并不恐惧。

王得仁攻关几次,差不多也是这个阵仗,但都被他打了回去。

明军的中军设在远离关墙三里的一座小山顶上,上面插着何腾蛟“大学士,鄂国公,云贵总督”的大纛旗,旁边还有一杆矮些的旗帜,上书“大明太傅,忠贞候秦”。

在这两面旗帜下,何腾蛟与一身戎装的秦良玉站在一起,整场战斗的布置,其实是秦良玉在帮他出谋划策和指挥。

当初何腾蛟将楚地局势弄得糜烂,幸亏王彦力挽狂澜,明朝才在西南站稳脚跟,之后他先后更着王彦,金声桓混赢了两场大仗,赚了个善战的美名,但其实他自己清楚自己的水平。

在长子死后,他争权夺利的心也轻了一些,年级越大性格也就越保守,所以他这次很依靠秦良玉这位大明朝廷硕果仅存的老将。

此时传信的骑兵来回于中军与各个方正之间,报告着各部准备就绪,以及各自情况。

秦良玉穿着朝廷赐的蟒服,腰间一条玉带,头顶带着珍珠翡翠冠,虽然坐在轮椅上,但布满皱纹的脸上却带着威严。

她肃杀的看着山下密布的大军,见前锋已经到了关前一里外停下,仰头对旁边的何腾蛟道:“阁老,老身看可以进攻了。”

何腾蛟严格意义上是文官,并不像孙承宗,孙传庭,卢象升那样文武双全,秦良玉是受过崇祯召见赠诗的武将,她成名已久,战功和盛名已经超脱了本身性别对她的束缚,世人提及她,想到的是血战沙场的大明太傅、忠贞候,而不是说是个女流。

虽有秦良玉背书,但亲自指挥几万人马何某人还真是头一回,何腾蛟听了,吸了几口冷气,又重重呼出,然后扭头对身边旗鼓道,“发令进攻吧!”

绵延的号角声冲天而起,激昂的战鼓捶起,“咚咚咚”的震人心魄,激励士卒前进。

号鼓之声在关前平地上回荡,担任前锋的是江西武卫军黄天雷所指挥的一个营,他听见号鼓声响,面无表情的拔出战刀,向前一指,大喝一声,“进攻!”

五千士卒顿时齐齐呐喊,声如惊涛拍岸,势如离弦之箭的向佛图关发起冲锋。

士卒们推着盾车,后面步卒躲在盾车后面向关下推进,他们搬开鹿角、拒马,填平陷坑,为大军开路,后面巨大的攻城器械,紧随着缓缓移动,士卒们整齐的号子声逐渐汇集成一道洪流。

明军架在山头的几门将军炮,喷出着白烟,轰击关墙,可这种老炮射速慢,威力小,并没有给关上金军造成多大威胁。

关墙上,胡国柱躲在一段被沙袋加固的女墙后面,关上有些几门火炮,但大多是佛郎机,威力有限,胡国柱索性没让火炮不开火,也不用铁弹,而是装上散弹等步军靠近城墙在打,这样杀伤还大一些。

胡国柱看着明军如同泄洪一样,像关墙步步逼来,不禁扯了扯额下的短须,等明军前锋进入抛石机的射程,他当即沉声说道:“砲群攻击!”

关前的平地并


状态提示:第918章砲群大战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