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穿越重生>望族风流>第509章 考官确定

在沈康被人传说要主持会试之后,纪宁也的确一时间成为了众矢之的。

沈康的弟子不少,但如今尚在参加会试的却只有纪宁一人,尤其纪宁还是金陵乡试的解元,一系列的声名之下,纪宁在本次会试中的录取概率也跟着提升了许多,别人也愿意相信沈康会把纪宁录取进三百名贡士范围之列。

在大永朝,中了贡士,将意味着获得殿试的资格,进士的名衔也就没跑了。

别人对于纪宁拥有这么一个师公,还是艳羡至极,但问题是现在谁都没说沈康一定能出来主持会试,甚至都没人能查出这消息的源头来自于何处。

距离会试开考的二月初九已经逐渐临近,朝廷和文庙公布主考官,基本会在二月初的这段时间。

会试不同于地方上的乡试,对于考试的流程是相当严谨了,在公布主考官和同考官之后,朝廷会派人护送这些人进入到守卫严密的贡院之中。会试仍旧是由主考官来出题,但在出题之前,主考官也已经进入到贡院之内,所有的出题在开考前的几天出完,还要进行刊印,变成考生手中的试卷。、

在二月初的几天就要完成,时间也会显得很紧迫,因而朝廷也都会赶着时间去完成一些事。

考生会在二月初八就要进场,一直到九天考试结束之后才会从贡院中出来,考试时间比乡试延长了一天,考试的内容也增加了一些,主要涉及到一些复杂的学术理论考试,考试的范围仍旧是围绕四书五经,从大的方面说,就是经史子集。

会试所选拔范围,已经很是宽泛,之前就已经传出消息,这届的会试中会增加算学的考试,或许是朝廷缺少户部的人才,所以朝廷才会临时增加科目,一旦在算学中表现优异的考生,即便其余的科目表现不佳,也会被录取,但不是以正榜进士的身份进入朝廷,而是会以“递补进士”的身份进朝廷,他们是在三百名进士的录取范围之外。

纪宁不想剑走偏锋,他自己虽然在算学上算是出类拔萃的,但他宁愿在正常的科举中获得进益,可以获得进士的身份。

他自己倒不是很在意是几榜的进士,无论是进士及第,又或者是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只要能获得进士的文名便可以,他的目标是要留在文庙中,所以他的专注方向也主要在学术研究,同时将文气发展起来,本身他对于朝堂上的勾心斗角是很不想涉及的。

三百名贡士,是从一万多名的举人考生中选拔出来的,淘汰率也是相当的残酷,纪宁也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

……

……

一直到二月初的这段时间里,纪宁就留在府里,甚至连唐解等人都不去见了,更不会去参加什么文会。

就好像唐解等人所担心的那样,在别人知道沈康有可能成为会试主考官后,所想到的不是沈康会出怎样的题目,首先想到的是沈康主考是否会公平,是否会有一些考生因此而获益。

身为沈康徒孙的纪宁,就被人扒拉出来,旧事重提的同时,也在心里腹诽纪宁,觉得纪宁一定是没有才学的,而且最后还是会被录取的,很可能会被录取为会试第一的会元,他们就好像有被迫害妄想症一样,开始想办法要证明纪宁的才学不足以考上进士,更没资格成为会元。

在这种思想的催化之下,很多人会给纪宁投递请柬,让纪宁白了还是要让纪宁难堪的。

纪宁当初不肯在京城诗会后承认自己就是写出诗词的人,就是为了防备会有今天的局面。

结果顾玉明傻傻地替他受罪,顾玉明还不懂得这道理,结果在一次次的文会之后,顾玉明也终于原形毕露,或者顾玉明本身是有一定才学的,但也架不住那么多人对他赤裸裸的仇恨,顾玉明终究是双拳难敌四手。

纪宁在知道沈康可能会成为会试主考官之后,所做的选择跟顾玉明不同,他不会出去丢人现眼,他不需要在会试之前跟人证明什么,只要能在会试中有优良的表现,别人就会把嘴闭上。

毕竟会试不是一名主考官就可以决定一切的考试,况且在会试之后还有殿试,那是皇帝和执掌文庙的亚圣一起考察考生的一次考试,丝毫不能作弊,而且考生的文气也会体现的很明显,容不得任何的掺水。

二月初三,纪宁还在家里读书,这天韩玉突然来访,纪宁把人请到正堂,韩玉轻叹道:“永宁,给你带过来一个消息,不知对你是否好事!”

纪宁好奇道:“何事?”

虽然他不知道是什么事,但隐约也猜到跟会试主考官的人选有关。

他算时间,朝廷和文庙公布主考官人选的时间,差不多也就是这两天。

“主考官和同考官的人选都已经定了下来,朝廷派出的主考官,并非是礼部的官员,而是门下省黄门侍郎张玉珏,文庙中派出的主考官是刚晋升为大学士的河西文庙庙祝苏中愈,沈大学士并不在主考之列。”韩玉道,“这里还有一份十八房同考房官的名单,都是出自翰林院和文庙的学士,你看一下……”

纪宁听到沈康并未成为最后的主考官,心中是松口气的。

其实在他预料之中,沈康也不该出来主持会试,因为沈康的资历已经超出了一个会试主考官的范畴。

沈康是“称号大学士”,比一般会试主考官的“大学士”要高出一级,虽然大永朝很多时候“称号大学士”名不副实,但沈康的德才和声望在那里摆着,沈康要


状态提示:第509章 考官确定--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