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穿越重生>大明领主>第五百三十三章 大清危局

北方燕京京城,一片愁容惨淡,顺治皇帝已经登基好多年了,执掌朝政也已经好几年了,却一直无法让大清强大起来。

北方辽东苦寒之地,人口稀少,发展有限,一直以来清朝都在控制着哪里的人口发展,不允许汉人在哪里壮大,所以汉人的力量终究太弱小,可女真金人凭着自己的发展也一直没有把哪里弄得繁荣起来,到现在哪里还是穷山恶水,很多女真人生活的都很艰难。

如果是平时,如果是以前多尔衮在的时候,多尔衮一心想着争霸天下,统一大明江山,现在大清这个时候了,豪格同大清争夺皇位,分走了很多大清的兵力和人口,使得大清再度衰弱了。

为此,顺治皇帝考虑着往辽东等地方转移一些人口,利用汉人打下的基础,利用曾经汉人守卫大明的城池,把哪里发展起来,到时候可以利用哪里同咄咄逼人的华夏军相抗衡,这是为什么?

因为谁都可以看出来,华夏军已经有着一统天下的大势,整个南方大多数地区都被华夏军经营的繁华似锦,无数的人从华夏军哪里来到燕京说起华夏军的地盘上的事情,满脸欢喜,满脸羡慕,说起华夏军的强大,无不赞叹不已,说的头头是道,让很多清朝的忠心的汉臣都为大清担忧不已。

顺治和孝庄皇后两个人商量多次,并且召集大臣明珠和索额图,这些清朝开国名臣,商议多次,终于下定决心,往辽东移民百万,往满洲盛京移民百万,将很多被华夏军赶出南方的女真满清士兵和他们的家眷从北方之地迁出,回到辽东,这些人将不再享受满清铁杆庄稼的优待,他们将回去成为辽东和满洲盛京一代的基层官员或者管理人员,定居在哪里。

释放了百万被流放在哪里的满人和汉人罪犯,让他们往更远的苦寒之地去定居,扩大大清的地盘,实际上是去那些不毛之地去定居,占据哪里,在哪里繁衍生息,等大清被迫被驱赶出大明之后,哪里就是大清的地盘。

可以说东三省现在差不多有两百万汉人和满人,但撒在辽阔的千里的三省地盘上,几乎看不出什么,没有效果,再移民两百万去哪里,至少已经习惯了汉人农耕习惯的大清可以在哪里站稳脚跟,繁衍生息。

对他们威胁大的不仅有华夏军,还有豪格带领的大金国,大金国盘踞山西州,陕甘州,河南州一些地盘,如今吴三桂深入到了云贵州,大金的一些将领还在四山州拥有地盘,同时在蒙古草原上,他们得到了察哈尔蒙古的漠南蒙古的帮助,势力大增。

兵力方面,大金国的兵力整合了九边大明边镇的十多万老兵,加上豪格带去的几万大清兵,几万蒙古兵,以及和大清编制一样的新军镇三镇,洪承畴后来又向哪里派去了两个镇,结果变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前期豪格哪里还通过一些走私,从大清这里弄到了不少的火器装备,至少能武装起来十个新军镇的火器部队,这让大清面对大金国的时候毫无优势。

洪承畴派来的四个新军镇屡次和他们交手,前期还能胜利,后来就变成了一面倒的局势,不得不依靠数量庞大的绿营部队去拖住大金国,大金国的骑兵实在太多了,比起大清来还要多,骑兵把大清打的一次次大败而回,这也许是大清国没有人会使用火器部队的缘故吧,这时候他们尝到了当初崇祯大明面对原先的大清国的滋味了。

洪承畴也在为这件事头疼,火器部队出去找敌人吧,敌人骑兵来如风,去如电,根本无法抓住敌人,等大军开过去,敌人的兵力和大清一样,双方往人海战,大清的优势又不存在,不得已,他从长江防线抽调了几个新军镇,都是一些新组建的新军镇部队来加强前线的力量,这样大清在河北州就有了十个新军镇了,面对敌人有着差不多的优势了,这才堪堪的稳住了阵脚。

抽调的人手都是河南府的新军镇,以及后面的山东府飞新军镇,正面对峙的长江防线,洪承畴不敢动用,因为对面的华夏军很是强大,如果给他们一个缺口,他们就能顺着打上来,到时候就谁都无法挽救大清的颓势了。

洪承畴不会寄希望于正面击溃大金国,因为豪格虽然粗鲁,鲁莽,可他手下也是有谋臣的,看大金国能和大清国相抗差不多一年之久,就知道,豪格没有表面上那么鲁莽的,毕竟豪格也年纪不小了,这么多年的战斗经验还是有的,怎么打仗,他可能比大清在朝堂上这些文官更有水平。

令洪承畴高兴的是,从各方面搜集来的情报表明,郑成功又和华夏军不对了,投靠了南明国,而华夏军一力扶持起来的南明国现在恰好成为了华夏军最头痛的事情,南明国现在国力也不小,北方和大金国打的热闹,西南和李定国打的热闹,差点灭了永历大明李定国部,而东南则和华夏军闹别扭,双方陈兵十几万陷入对峙状态。

最近一个月的消息表明,南明国和华夏军全面停止贸易,商业往来,这是开战的先兆啊,双方打的越热烈,大清就越好过,大清现在除了一个大金国这样的敌人,就是在华夏军的河南府的兵力的敌人了,这不是什么事情,华夏军不知道为什么,不敢攻打河南府其他的地方,就敢和清军在哪里消耗。

这正符合洪承畴的心意,现在他没有心情去和华夏军打,他知道那是一个必败的局面,一旦开打,大清顶不住越来越强大的华夏军的攻击,亡国只是差不多几个月


状态提示:第五百三十三章 大清危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