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都市现代>重来2001>1、繁华过眼又一季
书其实也不错。”

“哈哈,好!”

巩立国很高兴,东明这孩子是他从小看着长大的,就跟干儿子一样,二哥二嫂意外去世之后,他也一直挺担心这孩子,时常照顾着。

东明这孩子也懂事,之前没放弃学业,如今再安排到他这教书,有了铁饭碗,他也算是放下了心里的一块石头。

看着高兴的巩立国,张东明也温暖地笑了笑。

重回2001,他的心早已不是曾经那个满腔热血、怀揣梦想的年轻小伙。

体会了功成名就,享受了荣华富贵,历经了岁月沧桑……

他不敢说看透了人生,但起码,如今的他有资格给人生下一个全新的定义,就比如他现在的选择。

……

……

巩立国家离学校不远,过了信用社,乡政府后边就是。

干净的小院,精致的三间平房。

院子东边是一口水井,水井旁边有个小花圃。

张东明对这个花圃挺有印象的,那些花的名字也就在嘴边,不过却是怎么叫不上来了。

院子西边是个小菜园,不过5月的东北温度还没那么高,庄稼也都刚刚播种不久,菜园子里也是,都刚冒出绿芽,张东明也看不出种的是什么。

不过想想大概也就是豆角、茄子、土豆、黄瓜、洋柿子这些,毕竟从小是在农村长大的,菜园子里都种什么他基本还是知道的。

“婶。”

张东明刚进院,一个四十多岁、扎着围裙的女人就从屋出来了。

这是巩立国的媳妇孙淑芬,以前也是老师,因为身体一直不太好,在巩立国调来北山乡当校长那年,托了点关系就顺着退下来了,算是提前享清福了。

“托这么个大箱子,咋没让你叔骑摩托送回来。”孙淑芬手一边擦着围裙,一边笑着走过来。

“我叔说送我来着,这也不远,走几步就到了。”

“你叔也真是的,来,快进屋。”

土豆丝,炒肉段,煎鲤鱼,洋柿子炒鸡蛋。

两家关系好,小时候张东明就总去巩立国家吃饭,甚至那时他一度觉得孙婶做的饭比他妈做的还好吃。

时过境迁,如今虽然眼前这些菜对张东明来说早已没什么吸引力,他仍旧吃的很香。

看他吃的香,孙淑芬也是很高兴,一个劲儿地给他碗里夹菜,还好巩立国及时劝阻了这一行为,否则他得撑个好歹的。

“东明这都来报到了,工作的事都安排好了么?”孙淑芬关心道。

“差不多了。”巩立国喝了口小酒:“材料早就准备好了,之前东明一直不愿意来我也没法往上报,现在好了,过几天我去趟县教育局办下手续就完事了,今天下午学校开会,我也正式把这事跟老师们说了。”

巩立国放下杯子:“东明啊,就按之前说的,你来这教语文,现在教初二五班的老冯今夏就退休了,你先跟着实习俩月,等九月份再开学就接老冯的班。”

张东明也没多说,点头同意了。

他当年中专毕业时的水平确实只能教语文,不过后来在补习学校那几年,他对初、高中的各个学科可是下了好一番功夫,虽说创业之后就荒废了,但起码,现在让他教初中的任何一科应该都没什么问题。

不过巩立国这么说了,而且也是之前定好的,他也乐得清闲。

语文嘛,没啥可讲的。

巩立国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提醒道:“东明你毕竟是新来的年轻老师,不能跟学校里那些老教师比,还得认认真真的,到时等转正了,也更好发展。”

长辈的关心,不管咋说张东明也都是认真听着,时而点点头。

孙淑芬又给了夹了块鱼肉,笑道:“东明你一会儿把你行李箱里衣服啥的都拿出来,婶给你洗洗。”

“不用了婶,我自己洗就行了。”张东明赶忙道。

孙淑芬没好气道:“你洗干净了么,看看你这身衣服,埋汰啥样了,一会儿赶紧脱下来,我给你找件你叔的衬衫先穿着。”

“你婶说的对。”巩立国随着道:“咋说以后你也算是初中老师了,虽说咱这没法跟城里学校比,好歹也得穿干净点,可不能像现在这么邋遢了。”

孙淑芬又接着补充道:“这些年你一直在城里念书,现在饭都不会做吧,就先在婶家住着,适应一段时间,其他的以后再说。”

这老两口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张东明开始还想插两句,几次张了张嘴发现根本没机会,后来也就算了。

至于借宿的事,他想了想也答应了。

其中钱不是问题,他父母去世时家里是有点存款的,加上事后的丧葬补助费和救济抚恤金,再加上家里老房子卖的钱,他当时是有一笔钱的,之后的三年中专虽然花了一些,但也不多,如果没记错的话,他现在的存折里应该有八万多。

至于吃饭就不是问题了,他不但会做饭,而且做的很好。

他答应先住下来,一是农村不像城里,一时间也租不到房子,又没有宾馆旅店啥的,他现在不答应也确实没地方住。

再有就是,他也不想让这老两口生气。

之前自打他父母去世,他家原来的那些亲戚朋友对他几乎就不闻不问了,甚至当时他父亲的两个兄弟还丧尽天良地企图跟他争家产,而所有人中,惟独这老两口一直是真的关心他照顾他,这也是他那么多年一直念这老两口好的原因。

人生重来,既然没能回到他父母活着的时候,那现在


状态提示:1、繁华过眼又一季--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